说起郎木寺,而今已经是名扬天下了,但作为土生土长的甘南人,我却一直没有领略过她的风采。前几日跟随甘南文联的几位老师去舟曲采风,回来的路上,大家兴致所至,不顾天色已晚,乘车直奔郎木寺而去。到那里,已是落日熔金,暮色渐浓。
郎木寺坐落在甘肃和四川交界的地方,一条街道把它隔开,街道左边属于四川,右边属于甘肃,而最主要的风光都集中在四川这边。郎木寺素有东方的小瑞士之美誉,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欧洲人不远万里来这里。这里除了甘肃和四川的两座寺院以外,最主要的人文风光就是当地人恬静的生活方式。
寺院在群山环抱中静静地伫立着,晚霞把整个寺院笼罩在金粉色的光圈中,就像加了滤镜,红色愈红,绿色愈绿,连绵成片的寺院和民居在山谷间错落堆叠,红瓦白墙俨然一幅典雅的泼墨山水。看着虔诚的信徒们专注的转着经筒,那一个个转动的经筒在她们的信念中仿佛是要转去今生的苦难,转来来世的幸福。我如痴如醉地漫步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倾听潺潺而流的白龙江源泉。三三两两身穿袈裟的僧人,坐在寺庙对面森林边缘的草地上、或在寺院旁边的草地上谈天、论经,或什么也不做,昂着头静静的欣赏白云在寺庙上空游弋,或是在思考着什么深刻的问题。驻足观看寺前山色,砂砾岩壁的红石崖形似僧帽,一排排犹如虔诚诵经的僧侣,在夕阳的柔波里有着不可名状的庄严和神秘。牛羊在草场上悠闲地吃草。游客们有的摄影,有的坐在淡绿的草坪上吃野餐,有的到松树林去散步。我们沿着白龙江一路前行,没有大声的喧哗,没有机器的噪音,柔和的霞光,油绿的景色,七彩的经幡,交融在一起,在这方自由、安宁的净土里感悟着什么是忘我,什么是恬淡。
虎穴仙女洞是郎木寺最有名的一处景观,她座落在白龙江源头的一个溶洞里,这个溶洞据当地群众说早先居住着一只猛虎,忠诚的守卫着里面的女神。我们几个随着一位当地群众,进入溶洞,里面自然形成的钟乳岩石群中,抬头细看,里端最高处一钟乳岩石如一尊坐着的女石佛,搭着层层哈达,藏族群众把她看成是保护生灵、为民解除病魔的女神,所有进来的僧人和当地群众都磕头跪拜。走出溶洞我们便去了白龙江源头。坐在那里放眼望去,这可不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吗?
“是风是幡君莫疑,百草丛中信步归” 。那一刻,郎木寺笼罩在一片安详的夕阳中,佛塔和民房的屋顶都呈现出柔和的光泽,僧舍的屋顶上也升起了炊烟,僧俗民众宁静悠然,美的令人惊叹!坐在浅绿的草地上,看着汇聚在这里的高山、草原、松林、溪流,有种幽然世外的意境。尤其在这夕阳的余辉里,寺院外磕长头的群众,转经筒的僧人,那安祥宁静的神色,我仿佛明白了《佛陀格言》中 “当无我的信念深植在一个人的内心时,他便可因而达到宁静、沉着和更泰然自若的境地”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没有了世俗的杂念,宁静成了心灵的唯一归宿。在物我两忘的意识中深深地体会到宁静其实也是一种禅意。因为信仰、因为和谐、因为纯朴,当你走进它,感受它,才会发现,这里真是一个极纯净极安稳的地方。
我们在一片黄昏中,恋恋不舍地离开郎木寺,尽管是短暂的逗留,但她的魅力,却让人回味无穷。当一切归于宁静,我又时常想起夕阳下那个空灵静谧,山水相依的郎木寺,它曾经是那样温柔地掠过我的心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