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为我而舍弃工作, 二次为父亲舍弃城市生活, 三次为三弟再次舍弃工作。 ——题记 早就想写这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一直静不下心,是最近读了一些乱七八糟的的文章心里有所感,才最后坚定了我写此文的决心。 人不能数典忘祖,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毛主席没有因为其母的平凡而嫌弃她老人家,朱德也没有因为她母亲贫穷没有给他锦衣玉食的生活而有怨恨,正好相反,他们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祭母文》和《我的母亲》。 我没有领袖那般伟大的情怀,也缺少伟人那如椽般的生花妙笔。但这并不影响母亲在我心中的伟大的至亲的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我也曾把母亲的形象写入豫剧剧本《南瓜花开》,那就是我敬献给我母亲的辉煌颂歌,其中有云: 南瓜呀花开呀南瓜儿长, 月光下走来了三子的娘。 伟大的母亲圣洁的爱, 天样大海样深日月同光! 是呀!天底下有谁能比自己的母亲恩深义重?别的女人可能比娘富有、比娘漂亮、比娘中用、比娘能干,可那是别人的娘,是我的娘生我育我养我教我…… 《诗经·谷风·蓼莪》说: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母亲之恩,无一日敢忘,无一日不萦于怀。 母亲与我的如烟往事我已在《母亲的呼唤》等多少文章中言及,今我要叙述的是《母亲的三次舍弃》。 在旁人眼中,我母亲有些爱慕虚荣。是的,这一点我也不否认。然而仔细想想,事情都是有因果的。母亲的虚荣心在于她曾经有过的实际荣耀的无情失去。假如母亲的实荣尚在,她还需要虚荣吗?母亲实荣的失去实际上是她的三次舍弃。 母亲是1924年生人,她是原尉氏师范毕业生,她与爸爸结合,乐得俺姑爷说:大侄儿真不赖,还寻了个毕生毕哩! 母亲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一开始跟着县长薛德华当财粮,经常跟着下去秋征。后来我三叔在张市乡任文教助理,非要我母亲去他那儿当老师,我妈就去当了老师。 母亲的第一次舍弃。时间到了1953年,当时我母亲已经是全县的模范教师,多次受到县政府和教育局的表彰,教学和辅导学生扭秧歌、打花棒都是尉氏县一流的。 可不幸的是这一年母亲和我都身染重病。母亲对于她自己的病倒不太在意,主要是怕我不成人。我上边已经死去了三个哥哥,那时的条件缺医少药,给哥哥看个病——还是出风气,得套牛车颠簸30多里路,真是老牛拉破车,急惊风遇着慢郎中,三个哥哥就那样先后没了。 这回母亲是真的怕了,非亲身经历可能不会有那般刻骨铭心的感受。母亲向县教育局提出了辞职申请,学校和教育局的领导都反复劝她:可以先请假,尽管在家安心养病。 但是母亲执意要求辞职。她是想: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失去这个孩子了;我请假续假再续假,总是耽误公家的工作也不好;我长期不工作而拿国家的钱于心何忍?就这样母亲辞去了她的工作。假如母亲不辞职,工作到去世,那可是国家的离休老干部啊! 1979年兴平反,母亲也曾找教育局领导要求复职。领导说:你是自己辞职的,又不是受迫害,何来平反之说?还有领导给母亲出主意:要不你找几个证明人,“证明”一下你受打击迫害的经过,也好为你平反啊。母亲生性耿直,怎么可能去干欺骗组织的事呢?结果当然是复职的事没办成。这是后话。 母亲辞职后当起了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在县城的生活忙碌而快活。 父亲在尉氏师范,后来调到县一中工作。 时间到了1958年。 母亲的第二次舍弃。党号召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一中的领导动员父亲让母亲回原籍老家当农民。母亲开始很不同意。父亲怎么劝说都不行,不是迫不得已,谁都不愿意放弃县城生活回乡下,过自己毫不熟悉的生活。 但是后来没办法啊,父亲举了一个教师,领导逼迫,妻子拒绝,最后那老师竟无奈之下寻了短见。母亲听了是真的害怕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就违心同意了。就这样,母亲带着我弟兄三个回乡当了农民,成了“王银环”。这次母亲是为了我爸舍弃自己的幸福的。 回老家文家村后,很快就是人民公社、大跃进、总路线,三面红旗迎风飘。 母亲一个从小生在县城,长在县城,工作在教育战线后来离职的弱女子,每天跟着村里的妇女下地干活,深翻土地,修水塘,收割庄稼,回家还要照看三个孩子。而且由于母亲要强的性格,她还兼任农民夜校的老师,为农民扫除文盲做贡献。至今我还清楚记得母亲在夜校那明亮的气灯底下手执教鞭教农民识字的情形。还有在村东头芦苇塘边的路口,截着收工的农民认小黑板上的字的镜头。 秋天来了,母亲也和乡亲们一样出红薯、出花生。夜里完成400斤红薯的擦片任务,经常到深夜。每擦200斤红薯片,队里奖励一碗面条,母亲舍不得喝,一碗给奶奶,一碗给我们分享。 后来母亲被抽调当上了民办教师,在文家村、蔡家村,后来合校到栗林小学。成了一名小学老师兼班主任。和母亲一起当上民办老师的蔡根保老师,后来转正,晋升成了小学高级教师。若不是母亲后来的再次辞职,母亲也会和蔡老师同样是一名小学高级教师了。 母亲的第三次舍弃仍是源于家庭境况。没有长辈的帮助。我清楚地记得,母亲上课,三弟抱着母亲的腿哭。 假如有公婆、外公外婆甚或任何亲友帮助,母亲这第二次来之不易的工作也不会舍弃掉。我猜想,母亲这次舍弃工作时也一定是“眼不掉泪心在流泪”。 母亲最终舍弃了心爱的教育工作,再一次选择当了农民,并且一干就是几十年。三基本一保证,干满勤,挣工分,半夜起来扫树叶积肥挣攒粪工分。 母亲的困难在于,她原本是一名老师,后来是家属,对于农活,既无技术又无力气,又加上没有任何帮手,可以说,母亲的困难比街坊邻居的农民大婶儿要大的多。可是要强的母亲一直坚持、坚持、坚持着。知母莫若子,别人不理解我理解啊! 如果说,母亲的第一次舍弃是为我(当然也为她自己和整个文家家族),母爱伟大,天样大海样深,毕生难报之万一;那么母亲的第二次舍弃明显是为我父亲,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忘我牺牲的女人,没有母亲的第二次舍弃,勤劳持家,赡老育幼,就没有父亲几十年安心的工作;母亲的第三次舍弃则是为三弟,是怕三弟受丢搭受折衰啊! 母亲是不幸的,母亲又是善良的; 母亲是平凡的,母亲又是伟大的! 歌里唱道: 多少亲昵 , 多少疼爱 , 多少开心; 几多叮咛, 几多期待, 几多情深。 一声声喊我乳名, 风雨中教我做人。 我最最亲爱的老母亲,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是母亲的三次舍弃成就了我父亲的事业,成就了我弟兄四人,也成就了这个家。没有母亲的舍弃做基础,哪有后来所有的这一切?我们的些许成绩在伟大的母亲面前是那么微不足道! 我们的每一个家人在舍弃自己的母亲面前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还有什么资格去鄙夷没有工作的母亲呢? 母亲虽说没有给我们显赫的门第地位,没有给我们万贯财富,然而母亲的忘我舍弃、美好品德、倔强性格、不懈奋斗和勤劳一生就是留给我们的无尽精神财富。 思念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母亲在里头,我在外头…… 谨以此文纪念我伟大的母亲,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来生顺圆当人民教师的人生之梦。
2
上一篇:老家的那些树 出武祥 下一篇:吃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