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文化网

首页

  • 散文小说
  • 诗词歌赋
  • 丹青翰墨
  • 各诗社刊
  • 巴文杂志
  • 诗人专栏
  • 作家专栏
  • 陈湃诗词
  • 会员注册|登陆 | 网站管理
  •   
  • 陈湃文章
  • 四海游踪
  • 自由论坛
  • 华人风采
  • 侨社风华
  • 史海钩沉
  • 微型博客
  •   
  • 新书上架
  • 商家广告
  • 巴文圈子
  • 会员空间
  • 给我留言
  •   
  •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散文小说

散文欣赏之2

作者: mrr523 来源: 时间: 2019-04-10 本文已影响: 人

                      梅国治摄

讀華聰同學巜糊塗》詩心得
廣東虎門 梁文榮

     馬華聰,白沙墟人。我高中时的同學。小時候,街坊鄰居給他一昵稱:牛牯聰。大抵是這麼個意思罢,強壯如牛犢,拗执犟行。
     他移民加拿大三十八年了。一直在飲食行業打拼,鍥而不舍,銳意進取,先後經營過幾家餐舘。以其犟勁、韌性,博取众長,在異域它鄉,拓出一方新天。他與舅仔合營的西湖酒家生意興隆,質素、口碑,誉滿溫哥華。年今在該市餐飲業評獎中,脫穎而出,榮獲首本名菜大奬。親朋鄉里,紛紛道賀。遠在鄰省隔埠的國亮老師(當年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写來了賀詩:初心不負青雲路,犟牯搖身變大廚。循規經營宏駿业,遐邇飲譽話西湖。華聪以《糊塗》一詩對眾人的祝賀作答謝:各領風騷爆掌聲,成功不忘師誡情。雜陳五味厨工淚,一勺糊塗煮平生。
     亮老師對此詩予以高度評價:意境悠遠,謙沉不浮,典雅滄桑。三、四句何其妙,是多麼幽默的自我調侃,卻也是既廚師又老闆的人的生活寫照,(每天重復着勾芡、弄糊塗的工序)詩的意境真正从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每個新移民的創業,都含着五味雜陳的滋味与泪水,足見其文字功力与成長、歷煉俱進。
     品讀老同學的诗作和老師的點評,擊股叫絕,贊叹欽佩不已,夜不成寐。也終日糊塗了几天,苦搜枯腸,奉上几句,聊表敬意,亦為心得。
     還是圍繞糊塗说起吧。糊塗一詞,解釋很簡單,頭腦混亂,不明事理,大大趔趔。但搜索其相關內容,內涵就豐富了。首先出現的典故就是難得糊塗。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郑板桥受莒州知州之邀,游历该州。行至莒北,得当地王员外大宴款待。王员外久闻郑大名,渴望得其墨宝。以当地名吃"糊塗"款待之。名吃的做法:先用面浆把鸡、魚、肉等包裹起来,小火慢炸至金黄。郑尝后赞不绝口,询其名。王员外答道:"我们当地叫它糊塗菜"王员外见郑正在兴头,请为题字。郑早察其意,还是欣然挥笔写下四个大字:难得糊塗。从此,名人名字便流传开来。
     “聪明难,糊塗尤难。由聪明转入糊塗更难。”亦为郑之名言。华聪同学诗中云及的糊塗的内涵,出处深远,含金量十足,掂之坠手。一勺糊涂煮平生。真是绝妙之句啊,它饱含人生的智慧、处世之道。一勺糊涂天地小,巧煮糊涂乾坤宽。有句道:煮为智者用火之功,能一手精准地抓住糊涂,已是了不起,还能用它来煮,而且煮得那么色香味俱全、那么令人回味,真是了不得的功夫,已是进入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了。
     做糊涂难,煮好糊涂更难,煮好糊涂、人生就难上加难。文火偏稀薄,不挂件;武火易焦碍观瞻;调色太重遮本色;放盐不足菜无味;做人斯文似軟弱;為人剛烈話魯莽;錢少人嫌窮;錢多近土豪。拿揑糊塗講道行。聰明不顯鋒芒,糊塗不至冒失。華聪同學,你好嘢!既把好煮糊塗的火候,又把准為人的火候。故將糊塗煮出精彩,煮出生意,煮出聲譽,煮出西湖。將平生調得順利,調得和諧,調得充實,調得健康,調得開心。

请登录世界华人文学网 www.baliwx.com 
 
 
2

上一篇:散文欣赏 下一篇:散文 橘子洲头抒情 香港 林奋仪

相关阅读

  • 巴黎中华文学
  • QQ:369234489

最新排行

  • (15)《巴黎文学》文章刊 (散文6篇)
  • 再搬家革命就出了问题
  • (14)《巴黎文学五洲诗社》文章刊 (散
  • 夏风吹漾千秋绿 ----沈园游记
  • (13)《巴黎文学》文章刊
  • (12)《巴黎文学 五洲诗社》文章刊
  • 巴黎文学文章刊第12期
  • 小小说两篇

站长特荐

  • 钻地车11号
  • (9)《巴黎文学五洲诗社》文章刊 散文
  • (9)《巴黎文学》文章刊 散文四篇
  • 罗铸元:不老的传说.永生的风凰
  • (14)《巴黎文学五洲诗社》文章刊 (散
  • (10)《巴黎文学》文章刊
  • (15)《巴黎文学》文章刊 (散文6篇)
  • (8)《巴黎文学》 文章刊《生命的震撼
  • 黄昏,路过郎木寺
  • 那年明月 作者:新伟
  • (12)《巴黎文学 五洲诗社》文章刊
  • (11)《巴黎文学》文章刊
CopyRight © 2011-2024 世界华人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追梦人博客 | 追梦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