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文化网

首页

  • 散文小说
  • 诗词歌赋
  • 丹青翰墨
  • 各诗社刊
  • 巴文杂志
  • 诗人专栏
  • 作家专栏
  • 陈湃诗词
  • 会员注册|登陆 | 网站管理
  •   
  • 陈湃文章
  • 四海游踪
  • 自由论坛
  • 华人风采
  • 侨社风华
  • 史海钩沉
  • 微型博客
  •   
  • 新书上架
  • 商家广告
  • 巴文圈子
  • 会员空间
  • 给我留言
  •   
  •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散文小说

第23期巴黎文学暨五洲诗社文选

作者: mrr523 来源: 时间: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 人

 中国易经初解

三木秉凤

       第五讲:


      道者以法     术者以象


     
         经纬两仪文化洽,调和四象大道成。世界文化无论多么庞杂繁芜,最终不过两类,即道性文化与术性文化。

        道性文化以宇宙法则(自然规律即天道地道)及社会法则(人道)为核心,研究宇宙万事万物的本质,注重“形而上”的理论哲学层面;术性文化以宇宙现象及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为研究对象,注重事物的产生、发展及衰亡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注重“形而下”的实践应用科学层面。

        术性文化在西方又称之谓知识。中国古人将修道、布道、行道以及传播道性文化者,称之“道士”。而将道性文化中术数原理运用于社会实践者,称之为“术士”!所以道性文化偏重于抽象玄妙的智慧之学,术性文化则偏重于具体应用的聪明之学。例如中医,中医理论属于道性文化,中医应用属于术性文化,即中医知识。
 
        文化与知识(道与术)的社会价值定位关乎国家教育之方向!人类社会一切利益实现活动,其实就是道与术、公与私、整体与局部的斗争结果。人类社会追求“人人平等”以及合理共享人类资源。而历代“家天下”的国家统治者却通过暴力、政策、税法等,将社会财富向国库或掌控国家政权的利益集团手中聚敛。所以,导致国家与社会之间“公与私”的矛盾不断积累、爆发,乃至朝代更迭。所以 ,自古能够长治久安的统治集团,必须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构筑平衡之道(中庸之道)。而这个平衡之道的基础,一定是“道德”建设,即文化建设,包括宗教文化建设。这就是政教合一(文化与政治统一)的国家,如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能够长久立世的原因之一。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类社会若想长久存在于地球,就必须在自然之道与人间万术之间,实现平衡战略,而不是一味地通过技“术”创新,来破坏地球本已脆弱的生物平衡链条,导致天道地道对人类社会的无情报复!
 
        而人类社会内部,亦当实现王道政治,予以统世!《易经•系辞传》指出一切事物都是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循环往返中“生生不息”的。而一切阴阳变化,在人类社会所体现出的就是竞争、斗争甚至战争。所以,如何合理分享社会财富,是社会阴阳矛盾能否减弱的关键!而和谐就是动态平衡,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经济基础中的财富配置,属于调整社会关系的枢纽。国家(统治者代表阳)与社会(人民代表阴)在资源配置中“不患贫而患不均”。西方乌托邦思想(财富全民所有)及东方的大同社会思想(财富由社会拥有而非国家拥有),其实,都是代表了弱势群体的民本思想的呼声与要求。人类既然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本有的阴阳平衡规律,就必然波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易经》有“生生之谓易”之说。宇宙从何而来?中国古老的哲学认为,宇宙是从混沌未开的太极之中生发出来的,而这个无处不在,却创生万物的混沌未开的太极之气,佛教曰“法性”,道教称之为“道”。太极生阴阳两仪,阴阳两仪生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四象生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像挂在天空之上,故为“八卦”(古之挂与卦通义)。八卦复叠排列,形成六十四卦。宇宙任何事物的变化皆遵循这个规律,不过为六十四种表现形态而已。
 
       《易》之《序卦》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人类脱胎于自然,一切自然规律当然皆适用于人类,这毋庸置疑。当今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人通过破坏自然及杀戮其它生物,来满足一己之私。自然界生物链条本有的和谐,被人类打破,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其实,这是人类集体携手去实施慢性自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前,是以道驭术还是以术摧道?中国太极阴阳之学,早已为人类的和谐永续发展给出了答案。中国的重农抑商古策亦由此而来。
 
 
 
2

上一篇:第22期巴黎文学暨五洲诗社文选 下一篇:第24期巴黎文学暨五洲诗社文选

相关阅读

  • 巴黎中华文学
  • QQ:369234489

最新排行

  • (15)《巴黎文学》文章刊 (散文6篇)
  • 再搬家革命就出了问题
  • (14)《巴黎文学五洲诗社》文章刊 (散
  • 夏风吹漾千秋绿 ----沈园游记
  • (13)《巴黎文学》文章刊
  • (12)《巴黎文学 五洲诗社》文章刊
  • 巴黎文学文章刊第12期
  • 小小说两篇

站长特荐

  • 钻地车11号
  • (9)《巴黎文学五洲诗社》文章刊 散文
  • (9)《巴黎文学》文章刊 散文四篇
  • 罗铸元:不老的传说.永生的风凰
  • (14)《巴黎文学五洲诗社》文章刊 (散
  • (10)《巴黎文学》文章刊
  • (15)《巴黎文学》文章刊 (散文6篇)
  • (8)《巴黎文学》 文章刊《生命的震撼
  • 黄昏,路过郎木寺
  • 那年明月 作者:新伟
  • (12)《巴黎文学 五洲诗社》文章刊
  • (11)《巴黎文学》文章刊
CopyRight © 2011-2024 世界华人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追梦人博客 | 追梦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