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坛 絮 语之九
原学玉
窃以为对于那些参加学术研讨的人们而言,包括学术权威在内,似应认真思考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谁是真理的化身?
2、我究竟是个几?
如果压根就不相信世界有真理的化身即神的存在;如果认识到自己所阐述的观点不过是一家之言或一孔之见。因而,它必须接受时间的考验,实践的检验,而绝非是金科玉律,句句是真理,那么好吧,就请先生从坛上走下来,与芸芸众生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心平气和地切磋交流吧!
泰斗、大师、宗师、大家也是人,也有打臭牌、说错话、出现错误判断的时候,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古希腊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关于轻、重物体下落速度的错误论断便是明证、他输给了十七世纪意大利的大物理学家伽里略!
因为是学术研讨,就说明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还须进一步探讨,以求得出正确的论断,在这种悬而未定的情况下,如何能证明泰斗、宗师、大师、大家们的论断或看法就一定不会出现闪失、出现误判呢?
所以,学术研讨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是:目无权威,拒绝崇拜!
在学术研讨过程中,所谓的权威,也仅仅是参与学术研讨群体中的一员,断无优惠、优待、独尊的特权。
如果仅仅因为是权威一一泰斗、宗师、大师、大家的缘故,小人物、草根族就只有顶礼膜拜、连声不迭、叩头叫祖宗的份,而无须或不准有半点疑义,那还有什么研讨的必要?!
退一步讲,即使是真理在手,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是也应取这种科学的态度呢?这不单是一个谦逊的问题,而是维系健康、正常的学术研究环境必须遵循的交流方式。
在坚定不移地贯彻和执行"二为“方针的前提下,学术研究的讲坛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圣洁之地;而不是吾佛在上,众生只有顶礼膜拜的的份儿的大雄宝殿;更不是鸡争鹅斗,乌烟瘴气的名利场。
学术研究拒绝崇拜,绝对需要的是"多歧为贵,不取苟同"的科学态度。
学术研究尊崇的是那些道德高尚、知识渊博、见地深邃、平和谦逊、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导师;学术研究不欢迎,也不需要那些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势,盛气凌人,气使颐指,吆五喝六,以鸣一鞭子为能事,板着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动辄训人,动辄武断地一锤定音,动辄给众生排座次的"工头"或"权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