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 诗 絮 语 之三
原学玉
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对来稿,编辑少作一点修改,多保留一点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东西,这种做法亦大有益处。
唐代诗坛群星璀璨,诗的创作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即便如此,在现今收编到《全唐诗》的作品有五万余首,其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质量较差的“半成品”,甚至还有一些“豆腐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也不例外。这便是《全唐诗》!这才是《全唐诗》!即便是像大唐这样诗的鼎盛时代,也不是首首好,句句好;这也是一种“露天晾晒”,使人一目了然;这才符合辩证法——有好有坏,而绝非是完美无瑕!这无疑是一个范例,它不仅体现了编辑尊重原作的求实精神,也体现了编辑的水平,很有历史眼光。
有时我在想:假如《全唐诗》都经过所谓的“高手”按着自己想当然的思路、自以为是的创作风格、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语言,从头到尾给“修改”一番,那还是《全唐诗》吗?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谁赋予你这个的随意修改的权力?!这样搞下去,势必会出现大量的越庖代俎的诗作,掩盖了《全唐诗》的真面目——造假了!值得推敲的是:自以为是、自以为高者,真就一定能把诗给改好了?未必!说不定还会弄巧成拙——把诗给改糟了,出现了新的“半成品”和“豆腐渣”!
这种武断粗暴的做法,自古有之,例如明·谢榛为古人改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老先生自持才高,动辄便为古人改诗,其所改者又往往是是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结果是“点金成鉄”,越改越糟!
真实是诗词创作的生命,也是编辑工作的生命,离开了真实的诗词创作和诗词编辑工作,意义何在?有百害而无一益!
从历史的角度看,须知,作为《全唐诗》中的“半成品”和“豆腐渣”,那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使人眼界大开:原来唐诗也并非是完美的,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东西混杂其中;诗仙、诗圣也是人,也有欠考虑的时候,也有“打臭牌”、出“残次品”的时候,放出的屁,味道也绝对不会是香的!毫无意义,这些“糟粕”,作为“反面教材”,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一面镜子,可供鉴借。
所以,我很赞成《中华诗词》编辑们的做法,对于来稿,只选不改!省了不少事,避免了不少麻烦。这并非的编辑偷懒,道理很简单:来稿是大量的,何不从中选好的作品编辑?为什么非要选那些须要修改才能编辑的稿件?!
所以,我想是否开辟一个诗词切磋、指瑕的栏目,把“半成品”、“豆腐渣”的东西拿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晾晒晾晒,点评点评,让大家长长见识:原来还有这么些孬诗!须知能作好“孬诗”也不是件容易事,也需要动一番脑筋,有时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极具典型性,让人啼笑皆非。谁能想到“蚌医”,竟是“蚌埠地区的医生”的缩写?“片追”,竟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缩写?可是在投寄来的稿件中却出现了!“共建文坛联雅友,同兴艺苑结贤君。”这样对仗,大有合掌之嫌,且“合”得严丝合缝!常写诗的人,一时也未必能想得出这样的“妙对”来。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提高——从这层意义上看,“晾晒”大有必要!
其实,改诗也是自我亮相。原作与改动后的诗并排放到一起,经过比较鉴别,孰优孰劣,修改到什么程度,合不合理,到不到位,读者自有分晓;而决不是凭借什么人,自以为是、自以为高、自以为好,信笔胡改一气、信口胡扯一通就是能奏效的。
当然,改诗,尽管是见仁见智,但总是要有所遵循的,即诗词本身的艺术规律和诗词发展史长期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审美习惯,这是诗词创作和赏析的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