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觉大使
——我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二
巴黎 陈湃
1986年月10月,曹克强大使任满荣归后,周觉大使随即于那年11月抵法履新。
中国驻美、英、法、俄大使,都是一级大使。能到法国当大使的,身份与经历自然显赫,周觉大使也不例外。
周觉大使1927年4月出生,衡阳市衡南县人,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精通英、法文。他曾随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先后在广西与广州工作过,曾是叶剑英元帅的秘书。后任外交部亚非司司长,驻土耳其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等要职。
同时到法国履新的领事部主任是林永平参赞,领事部是专管侨务工作的,是华侨的贴心人。
中国驻法大使馆每年国庆与春节前,照例举行招待会,与华侨华人共庆节日。
周大使上任不久,就举行1987年春节招待会,我有幸被邀请参加。会上,友人介绍我与周觉大使认识。周大使赞扬我“寸心言谢,谢我祖邦;八刀目盼,盼我国强”的四言诗写得好,并鼓励我多写些作品。真想不到他上任伊始,在百忙中也看过我《新年试笔》这首打油诗。
如果说曹克强大使高大威猛,面如古铜,声若洪钟,常穿中山装,是位典型老干部的模样;那周觉大使则是胖胖白白,面如冠玉,说话柔和,西装革履,文质彬彬,一片慈祥的学者风度。
此后的一两年,我与使馆的来往更频繁。周觉大使每次在使馆国庆与春节招待会上,见到我时也打个招呼。有一次林永参伉俪竟然光临寒舍,送我一瓶阿美用牌的名贵红酒,并代表周党大使问候我。此红酒我一直珍藏着,时至今日,已经30多年了。
1986年8月我住在巴黎郊区,政府分配给我一间两房一厅的廉租屋。我随手写了喜迁政府廉租屋的一首古风:
巴黎市府赐吾家,屋阔租廉室伟华。
四面山林东西向,朝迎旭日晚彩霞。
林参赞觉得此屋很美,就对我说:“你这屋是部长级居住的。”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居住条件仍未有较大的改善,他说的可能是实情。参赞夫人喜爱文艺,她很赞赏李谷一与毛阿敏的歌喉,所以后来我很注意这两位歌手。
过了几个月,郭文豹参赞也光临我家。他自言不属于侨务部,是属统战部的。我半开玩笑地说:你是来统战我的?他哈哈大笑地说;你已是个爱国者,不用我来统战了,我是来与你交朋友的。
堂堂两位侨务部与统战部的参赞外交官,不约而同地先后走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这可能是史无前例的。
时间很快进入1989年,这是我心潮澎湃之岁,也是祖国多灾多难之年。那年春天,我与几位文人提议组建法国广肇同乡会,想不到一呼百应,得到广大乡亲的支持,踊跃捐输,一举筹得近80万法郎。随即购置了会所,建立了佛堂,选了林润先生为首任会长。几个月后的7月2日,法国广肇同乡会在巴黎隆重成立,使乡亲们更加高兴的是:周觉大使偕林永平参赞等专程来参加开幕典礼,带来祖国的关怀与祝贺,令每位乡亲心花怒放。当时我已脱下白丁的帽子,被任命为广肇同乡会的首任秘书长,负责接待周大使的工作。就在会的正门前,周觉大使拉我与他合拍了一张相片留念。
周觉大使与陈湃摄于广肇同乡会
广肇同乡会成立不久,就接到国务院侨办的请柬,邀请广肇同乡会派代表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40周年大庆。这是国家与使馆对我们乡亲的信任与支持,这是一件大喜事。
可是就在前不久的6月,北京却发生了不愉快的严重事件。那些所谓的“精英”,都逃来巴黎闹事,到处兴风作浪:在巴黎出假《人民日报》(海外版),派船到中国沿海反对中国政府,一时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这种思潮自然反应到同乡会中。要不要组团去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40周年国庆?会中却形成两派,多数人主张去,少数人却极力反对。我挺身而出在《欧洲时报》上发表诗文,除了反击那些所谓的“精英”外,还针对会中情况,在报上接连发表了《会员与会的关系》、《少数应该服从多数》两篇文章,终于说服了反对派,组成了以林润会长为首的十二人代表团,回国参加庆典。我冒着被教会学校炒鱿鱼的风险,硬要请假一个月随团前往㾁北(回来后学校知道我去北京,不但没有炒我鱿鱼,还发给我请假的这个月薪金)。临行前《欧洲时报》总编梁源法先生给我一张记者证,叫我为报社采访新闻。那时我在该报开辟了一个“花都随想录”专栏已近一年,也须要稿件发表,于是我很乐意接受这个任务。
到北京后,在机场接待我们的是何泗记伉俪。在大酒楼设宴欢迎巴黎各侨团代表的,竟然是范中武主任与戚德恩一秘。老友重逢,自然喜不自胜。
陈湃摄于天安门广场
9月30日晚上,国庆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上任的江泽民主席、王震副主席、李鹏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全部出席。来自五洲的各国爱国侨领代表数百人,喜气洋洋地欢聚一堂。事前接到通知,所有来宾不得离席与国家领导人祝酒。而国家领导人也由两重铁栏隔开,保卫森严,自成一统。我为了完成时报交待的采访任务,持着相机走向国家领导人的禁区。想不到保卫者知道我是巴黎来的记者后,竟然畅通无阻地放行。李鹏总理高兴地同我聊了近五分钟,他赞扬巴黎华侨华人爱国,《欧洲时报》坚持正确方向,社长杨咏桔是个好人,是个很好的人。国防部长秦基伟上将拉我去同他拍照留念,并叫我转达他对巴黎广大侨胞的问好。我想他这样做是有其深意的,因为在巴黎谣传他已被打倒。这是我独家采访得的新闻,当晚我写了《人民大会堂的国宴》一文,即时发回《欧洲时报》,报社及时刊登在副刊的头条上。
10月1日上午,有关部门请我们到颐和园,参加欢度国庆的游园活动。少先队敲锣打鼓,大妈们跳起新潮的迪士科舞欢迎我们。中午我们在慈禧太后看戏的“听鹂轩”用午膳。为了不辜负“听鹂轩”之名,大家竟唱起歌,跳起舞来。我也情不自禁地写了一首《游颐和园》的七律诗:
湖水粼粼泛彩霞,满园笑脸赛鲜花。
少先擂鼓催欢乐,老妇扭腰助喧哗。
各族人民歌政好,五洲龙裔欣国华。
讽嘲辱骂难拦住,游子天生爱祖家。
国防部长秦基伟上将与陈湃摄于人民大会堂内
国庆节晚上,在天安门广场大放烟花,我们被邀请参加。坐在我旁边的,都是开国功臣,使我有点惭愧。那晚足足放了近两个钟头的烟花,这可能是史无前例的。当晚我回酒店后,心情还在激动,填了一首沁园春词:
旭日东升,霞光普照,锦绣河山。看辽阔疆土,钢水滚滚,油田遍布,麦浪无边。我武维扬,外交凯捷,发射卫星技领先。四十载,喜翻天覆地,换了人间。
游园盛况空前,入夜万民歌舞蹁跹。礼炮廿八响,天欣地悦。烟花怒放,斗丽争妍。四海侨胞,京华欢聚,互报家乡换新颜。频举杯,祝神州永盛,国寿齐天!
此词很快刊登在侨办的《华声报》上。
国庆后,广东省侨办派专人接广肇同乡会代表团去广州访问,杭州、上海侨办也请我们去。于是我们坐飞机到杭州,然后再坐火车去上海,受到沪杭两市人民的热烈欢迎。随后我们再坐飞机去广州,广东侨办于当晚设盛宴欢迎我们。佛山、江门、新会侨办也请我们去访问。从北方的长城脚下,一直游到南海之滨。本来到新会后,代表团就要解散,团员各奔前程。但接到广州市侨办急电要我们回广州,副市长与广州侨办主任要在花园酒店接见我们。当时,适值港澳名人霍英东,马万祺组团访问广州,广州市侨办又请我们列席欢迎酒会,使我们见到了霍英东、马万祺以及霍震霆朱玲玲伉俪等名流。在中国访问了一个月,交了不少朋友,收获丰富,体会殊深。也使法国广肇同乡会之名,传遍神州大地。
国庆联欢晚会请柬
我这次回国,随了为会做好秘书长的工作外,还写了《北京没有戒严气氛》、《人民大会堂的国宴》、《与李鹏总理谈心》、《上海工人阶级的伟大》、《广州乡情深似海》等20多篇文章,及时发回巴黎,刊登在《欧洲时报》我的“花都随想录”专栏上,使法国与欧洲华人及时知道中国确实而正面的新消息。
回巴黎后,领事部主任林永平参赞伉俪,特地在巴黎香舍丽榭大道一间豪华的中餐馆,宴请我与内子。他赞扬我这次回国做出成绩,并转达周觉大使对我的问候。
在周觉大使任内的后期,由于米特朗政府支持民运人士,不少牛鬼蛇神逃到巴黎,大放厥词,攻击中国政府,造成侨社中有些思想混乱。加上法国政府想向台湾出售军舰,令使馆的外交工作造成一些压力。但凭着周大使丰富的外交经验,把这些矛盾逐个化解,巴黎广大爱国侨团,都组团回国参加新中国40周年大庆,法国欲售军舰事件也暂停。
1990年10月,在侨团欢送周觉大使任满荣归的宴会上,周大使拉我坐在他旁边。酒过三巡,他小声对我说:你以后写文章要用笔名。他指的是我写回击那些所谓“精英”的诗文。我对周大使为了保护我人身安全的关爱与嘱咐非常感动。但我也小声对他说;陈湃就是我的笔名,我的真实姓名叫陈旺祺。无论何人,对我个人攻击,我可以不理,但辱骂中国,辱骂中华民族者,我一定要同他笔战到底。大使听后会心地微笑点头。
在宴会上,我宣读了《欢送周觉大使任满荣归》的一首小诗:
狂涛掌舵定,麾下尽忠诚。
友人明事理,龙裔上北京。
不言邦交固,出语售舰停。
运筹酒席上,无兵胜有兵。
慈祥周大使,烽火显才能。
任满荣归去,侨社满怀情。
遥祝长康泰,不断振华声。
63岁,搞了36年外交工作的周觉大使,结束了驻法大使的任期回国。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找他谈话,表示现在干部青黄不接,对身体好、懂外文又德才兼备的,年龄方面可以有些弹性。当时,新组建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需要一个懂外事的领导,周觉大使由此调入了国新办,担任副主任。
周觉大使先后任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
后来又任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中国原外交官联谊会顾问,中国-以色列友好协会会长,中国法国友协会长,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会长等职。
周觉大使的确做到我小诗中所说的“不断振华声”。
2020年3月8日星期日作于巴黎 (3800字)
作者简介
陈旺祺,字天祥,号中子,笔名陈湃,以笔名行。原籍广东东莞,出生于柬埔寨。
1960回国升学,高中毕业于上海市“控江中学”,大学毕业于福建泉州“国立华侨大学”中文系。
1966年初,被福州军区应招入伍。先后随沈阳军区空军高炮第一师(31支队)和广州军区陆军高炮第七十师(170支队)两度秘密进入越南作战,实行“援越抗美”三年,获越南政府颁发两枚奖章。1969年转业到广东“广雅中学”任级长(连长)。
1973年赴港,任某珠宝金行经理,并开设医务所;1982年底定居巴黎,创“金荷酒家”,并开始业余创作,发表了诗文数千首(篇),作品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深圳特区报》、香港《大公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巴黎《欧洲时报》、《龙报》、《欧洲日报》、《星岛日报》等。诗文多次获奖。
著有诗词选集《凯旋门-天安门》;文集《越战亲历记》、《巴黎随想录》、《情满巴黎》、《东鸟西飞》、《心连心》、《法国华人风采录》等;主编《珠玑文集》、《欧美华人诗词选集》、《那年烟火》、《风从陌上来》《如歌》,出版《巴黎文学季刊》等。
2006年投身网络,在搜狐、腾讯、美国文学城等网站开了博客,自辟《世界华人文学》网站,弘扬中华文化。
曾任“法国广东会馆”首届秘书长,第二、三届监事长;“欧洲龙吟诗社”第一 、第二届副社长兼秘书长;第三、第四、第五届社长。
现任“巴黎中华文学社”社长;《巴黎文学》杂志总编;“巴黎文学五洲诗社”社长;“全球汉诗诗友联盟会”副会长等多个职位。
1996年获巴黎市文化勋章。名字被选入《海外华人名人录》。
请光临世华文学网:bali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