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文化网

首页

  • 散文小说
  • 诗词歌赋
  • 丹青翰墨
  • 各诗社刊
  • 巴文杂志
  • 诗人专栏
  • 作家专栏
  • 陈湃诗词
  • 会员注册|登陆 | 网站管理
  •   
  • 陈湃文章
  • 四海游踪
  • 自由论坛
  • 华人风采
  • 侨社风华
  • 史海钩沉
  • 微型博客
  •   
  • 新书上架
  • 商家广告
  • 巴文圈子
  • 会员空间
  • 给我留言
  •   
  •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陈湃文章

陈家亲戚首次聚会 陈湃

作者: 情满巴黎 来源: 未知 时间: 2022-08-13 本文已影响: 人

陈家亲戚首次聚会

巴黎 陈湃

加拿大多伦多外甥女吴琼,携其侄女亚花来欧游,前天抵巴黎。外甥刘顺和召集亲人到巴黎13区华人城某大酒楼为其洗尘,“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当然离不开请我去。因此,自新冠以来的近三年,陈家主要亲戚得以首次上琼楼一醉,弥足珍贵。

 

QQ图片20220812220152.jpg

 

外甥女及外甥孙还送给我一盒马来西亚出品的榴莲月饼,使我今年首次尝到月饼之味。榴莲是热带果王,也是我的最爱,百食不厌。然而,生长在中国之人,却大部分对其味不敢恭维,家慈及我的大儿子(出生于广州广雅中学内)就是不吃榴莲的。提到榴莲,使我想起林凤主唱的《榴莲飘香》中之歌词:“飘来榴莲之香,芬芳到嘴边”,“榴莲在我心中香,一吃梦温暖”,“榴莲令我多思念,今天又相见。”

亚琼的母亲叫陈丽,是我大伯陈居的女儿。其父吴日是北燕的俊男,两人结合,可说是郎才女貌。丽姐大约是在上世纪1950年结婚,那时我尚小,只有十多岁。记得丽姐“三朝回门”之日,我与一班小朋友参加整蛊新郎的栏闸门,“勒索”红包行列。我还在闸门上放着一大箩谷糠,闸门一打开,那些谷糠就全部洒在新郎与伴郎的身上。这是东莞县的习俗,叫洒金,祝福新郎哥金玉满堂。有个跳皮精,还把一种有奇痒的小果粒,混在谷糠中,企图使男家宾客接触到后全身奇痒不止。有些女伴娘更私下在泡茶时,偷偷放进一些指甲,想新郎或伴郎喝后拉肚子,以报复伴郎们“勒索”新娘的红包。但新郎们也不笨,已早有准备,在冲入闸门时,都打着伞,穿上雨衣,由伴郎打头阵保卫着新郎冲进来。在应酬时,对伴娘们的招待,也不易开口吃喝,以防不测。

在新郎对女方亲戚们敬茶时,女方的才人也常趁此机会考考新郎的才学。如说:“这是新娘爸爸的大妹”,伴郎应马上提醒新郎叫大姑妈。如果有人提出“此木为柴山山出”,要新郎对,伴郎就马上教新郎以“因火成烟夕夕多”对之。总之,这个首席伴郎是要满腹经纶的。三朝回门过后,伴郎们还要每晚到新娘房中闹洞房,以报复在女家时给伴娘们的“不平等”待遇,有时一闹要一周时间之长。总之,东莞的婚嫁习俗是封建、守旧而繁琐,使人见而生畏!

我们陈家人口众多,单单堂兄堂姐也有几十人,有时应酬不到,亲的也变疏了。1960年我回国后,对丽姐的家庭情况已一无所知,特别是1970年,柬埔寨经受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乱,亲人们多流落到世界各地后,亲戚间的信息更少了。真想不到时隔60年后的今天,竟然能在巴黎见到日哥丽姐的后人,且在异国他乡茁壮成长,重建一番事业,可想而知,我心中是多么的欣慰呀!

最后就以这首词作为本文之结束语吧:

南歌子•柬埔寨战火

湄水滋民富,

高棉享太平,

皇宫酒肆遍歌声。

暹粒吴哥古迹、世驰名。

 

战火灰中灭,

华人死里生,

投奔四海建新庭。

奕叶宗枝重茂、夺殊荣。

2022年8月11日于巴黎 (1120字)

2

上一篇:例行体检 顺利通过 陈湃 下一篇:试坐T9轻轨电车 陈湃

相关阅读

  • 巴黎中华文学
  • QQ:369234489

最新排行

  • 巴黎中华文学社国庆联欢场边拾趣
  • 蔡方柏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三
  • 吴建民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四
  • 周觉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二
  • 陈昊苏:很有人情味的中国高官 陈湃(巴
  • 曹克强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一
  • 穿越蘑菇云的人 陈湃《笑谈录》之十四
  • 打防流感和防新冠针 陈湃《笑谈录》之十

站长特荐

  • 纪念援越抗美战争伟大胜利五十周年(组
  • 纪念援越抗美战争伟大胜利五十周年(组
  • 沉痛悼念杨战玉战友 巴黎 陈湃(图)
  • 创办巴黎中华文学社之艰辛 陈湃
  • 云南象群赴京朝圣 陈湃
  • 日是故乡明 月是西欧亮? 陈湃
  • 热烈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阁下访法
  • 做个不愧于华大之人 陈湃( 陈旺祺)
  • 第20期“海外暨港澳台诗社”诗刊 前言
  • 蔡方柏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三
  • 中国高炮70师第29位烈士本应是我 陈湃
  • 吴建民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四
CopyRight © 2011-2024 世界华人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追梦人博客 | 追梦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