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文化网

首页

  • 散文小说
  • 诗词歌赋
  • 丹青翰墨
  • 各诗社刊
  • 巴文杂志
  • 诗人专栏
  • 作家专栏
  • 陈湃诗词
  • 会员注册|登陆 | 网站管理
  •   
  • 陈湃文章
  • 四海游踪
  • 自由论坛
  • 华人风采
  • 侨社风华
  • 史海钩沉
  • 微型博客
  •   
  • 新书上架
  • 商家广告
  • 巴文圈子
  • 会员空间
  • 给我留言
  •   
  •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陈湃文章

纪念援越抗美战争伟大胜利五十周年(组图)

作者: 情满巴黎 来源: 未知 时间: 2020-07-26 本文已影响: 人
 纪念援越抗美战争伟大胜利五十周年(组图)
巴黎 陈湃
 http://sucimg.itc.cn/sblog/occ0aa40ee6b68dc62609d17d2e7746bb
1964年8月5日,美国派遣海军大型驱逐舰“马多克斯”号闯入越南民主共和国领海北部湾地区,被越南人民军海军拦截并赶出了越南领海。美国以此为借口,派出大批飞机轰炸越南北方几乎所有城市与运输交通线。1965年2月,美国地面部队更直接进入越南南方作战,同时继续轰炸越南北方,采取“南打北炸”、“以炸逼降”等手段,使战争逐步升级,以此来压服越南政府和人民。越南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抗战,并呼吁国际援助。
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派越南劳动党总书记黎筍和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亲自到湖南长沙拜会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派兵援助,帮助越南守卫北方城市,并帮助修筑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等,使北越部队能抽出更多的兵力到南越打仗。
http://sucimg.itc.cn/sblog/ob599ca33f4171bc68ac25439815ede1a
笔者出外工作
据说毛泽东主席曾经警告过美国,如果美国兵跨过17度线进入北越,中国就要派兵参战(后来美国解密消息也证实有此事)。现在美国战机把炸弹扔到北越中国边界,并侵入中国海南岛地区和云南、广西上空,投掷炸弹和发射导弹,打死打伤中国船员和解放军战士,威胁中国安全,唇亡齿寒,中国怎能置之不理?于是中越两国政府达成一系列协议:中国除了给予越南大量经济援助外,还派出高射炮部队和工程兵部队进入北越参战。高射炮部队担负防空作战任务,保卫城市、矿山、工厂、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线;工程兵部队负责越方国防工程建设、修桥筑路、后勤保障等工作。
 
中国部队是以师为单位出征。因为这是秘密参战,进入北越后,高炮部队改穿越南草青色陆军装;工程兵部队穿中国蓝军服。两兵种都没有配带军衔、领章、帽徽等。番号改为“中国后勤部队”,师叫支队,团叫大队,营叫中队,连叫小队。人民币也改用币值同等的代用券,不留一丝痕迹!对国内国外也封锁消息。部队官兵对外通讯地址也只写“广西XX号信箱”,云南XX号信箱,连军属也不知其子弟已入越参战。
据美国国防部宣布,从1965年2月至1968年11月,美国空军对越南北方的空袭,已达到10.77万次,投掷炸弹258万吨,越北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弹16.2吨,投弹密度远远超出了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从1965年到1968年止,在3年零7个月里,中国军队先后派出23个支队32万余人秘密入越参战。其中有16个高炮师、63个高炮团及部分独立高炮营等约15万人,部署于越南北方各战略要点(除河内与海防,因那里有外交使节,防止泄密)与美国空中强盗一决雌雄。
中国高炮部队入越,除了战斗外,还带有练兵性质,每个支队六个月,最长八个月就要轮换回国,由别的支队入越顶替。据说毛主席想在十年内把全国的高炮部队轮番入越参战,经受过实战锻炼,这是明智之举。
http://sucimg.itc.cn/sblog/ocd52ae762aadbd3d6be18f4270454a82
大部队入越作战
 
尽管美国出动最新式的F105(雷公式)和F4(鬼怪式)等战机,取用了除核弹以外的子母弹、菠萝弹、气浪弹、定时炸弹、磁性炸弹、燃烧弹、重型炸弹、火箭、空对地导弹等武器施暴,但吓不倒中国军人。在三年多战斗中、他们只用老式的一00炮、85炮、57炮、37炮与四管机枪,与美机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取得辉煌战果,打出军威、国威,逼使美国与越南政府在巴黎和谈,最后灰溜溜地撤出越南,以失败告终。
在整个援越抗美战争中,中国军人有4200多人负伤,1100多人阵亡,烈士安葬在越南北方47个墓园内。
从以上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援越抗美战争,比抗美援朝战争损失最小而战果巨大,可说是伟大的胜利!只是到现在,中国政府还未正式公报有援越抗美战争之事,致使这场伟大的、正义的、胜利的战争被尘封,世人知者不多!
笔者当时是柬埔寨回国侨生,就读于国立华侨大学。幸得国家信任,挑选入伍,投笔从戎,曾在福州军区、广州军区、沈阳军区服役。从1966年初到1968年底,先后随隶属沈阳军区的中国空军高炮第一师(入越后改番号为31支队)守卫越南谅山省;凯旋回国后,又随隶属广州军区的中国陆军高炮70师(入越后改番号为170支队)驻守越南太原市。
http://sucimg.itc.cn/sblog/o52227c24e240b1207ead323aac966f82
炮火齐鸣
    笔者在三年的战争中与全体指战员一道,经受了除核弹以外的考验,亲自体会了美军施暴的残酷,也证实了中国

部队的英勇善战。
笔者两次入越,都被分配到师政治部搞外事工作。对外,参与中越两军的谈判、联系工作;对内,协助首长制订外事工作纲要,检查团营执行外事纪律情况,写月结上报中央军委等。对当时的各方面情况都比较了解,可说是整个援越抗美战争的见证人之一。曾著有《越战亲历记》一书发行全球,详述此次战争的故事,弘扬中国军威。
2010年10月,笔者趁回国参加61周年国庆之机,与150名31支队援越抗美战友及其家属,重返阔别了45年的越南谅山省旧战场,回味当年战火纷飞的岁月,到烈士墓拜祭阵亡战友。越南人对惩罚他们的自卫还击战只字不提,但对援越抗美的烈士墓却保存得很好,还有专人管理。越军陈亨中将还在河内接见了我们全体成员。他感慨地说,当年如果不是中国无私扶助,越南是无法战胜美国侵略者的。我们还同谅山省、广宁省军民联欢,他们同样表达了上述感恩之情,可见越南广大人民良心未泯。
http://sucimg.itc.cn/sblog/o15321a144c2cda7181558f5b4aa2fd8b
举手投降的美国飞行员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证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几十年;而援越抗美战争的胜利,不但把危害西南边境的美国赶走,使越南取得完全独立,还迫使当时美国控制的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地位,更迫使美国总统尼克松到北京求和,促进中美建交,化干戈为玉帛。两场姐妹战争同样有着伟大意义。
http://sucimg.itc.cn/sblog/ofb842be4535ac199d0d6bb7443082f3c
美国飞行员的13国文字求救信
 
    近两年美国重返亚洲(其实他一天也没有离开亚洲),在南中国海挑拨离间,目空一切,矛头直指中国。经过朝鲜与越南两场战争,美国佬在陆地上给中国打怕了,现在只能在海上纠集几个小国家“搞搞阵”。而有奶便是娘的越南反骨仔,再次忘恩负义,同杀害几百万越南军民的头号敌人美国佬拥抱,狐假虎威,在南中国海带头滋事,还明目张胆地鼓动坏人烧中国在越南的工厂,残杀中国职工。越南一个副参谋长也曾公开叫嚣要打到北京,可谓猖狂之极!
http://sucimg.itc.cn/sblog/o4d45bd07630d0ef9d5ddb0e66076abef
负责管理全师外事的全体人员,简陋的草屋
就是办室兼居所。前排左二是笔者
在南海翻腾云水怒的今天,使尘封了半个世纪的援越抗美战争启封,让中国人民与世人皆知,其重大意义有三点 :
一是振奋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看清花旗纸老虎虚弱的一面,全民天不怕地不怕地誓死保卫中国海疆;二是揭露越南忘恩负义,口是心非的反骨仔面目,使他们知道没有中帮助抗美,“越南民主共和国”这个称号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三是提醒美国别忘记在朝鲜与越南战场上失败的教训,要知十三亿中国人民是不可欺负的!
开启尘封了五十年的援越抗美战争,此其时矣!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8周年,特发表此文以助军威、国威。也向全体战友们致敬,向阵亡烈士们致哀。愿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015年8月1日中国建军节作于巴黎
 
 
 
 

2

上一篇:赵进军大使来信对《东鸟西飞》一书的赞赏 下一篇:纪念援越抗美战争伟大胜利五十周年(组图)

相关阅读

  • 巴黎中华文学
  • QQ:369234489

最新排行

  • 巴黎中华文学社国庆联欢场边拾趣
  • 蔡方柏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三
  • 吴建民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四
  • 周觉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二
  • 陈昊苏:很有人情味的中国高官 陈湃(巴
  • 曹克强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一
  • 穿越蘑菇云的人 陈湃《笑谈录》之十四
  • 打防流感和防新冠针 陈湃《笑谈录》之十

站长特荐

  • 纪念援越抗美战争伟大胜利五十周年(组
  • 纪念援越抗美战争伟大胜利五十周年(组
  • 沉痛悼念杨战玉战友 巴黎 陈湃(图)
  • 创办巴黎中华文学社之艰辛 陈湃
  • 云南象群赴京朝圣 陈湃
  • 日是故乡明 月是西欧亮? 陈湃
  • 热烈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阁下访法
  • 做个不愧于华大之人 陈湃( 陈旺祺)
  • 第20期“海外暨港澳台诗社”诗刊 前言
  • 蔡方柏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三
  • 中国高炮70师第29位烈士本应是我 陈湃
  • 吴建民大使 陈湃的七位中国大使朋友之四
CopyRight © 2011-2024 世界华人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追梦人博客 | 追梦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