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董峰,男,汉族,1960年出生于江苏阜宁。号而为斋,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全球粥会副总会长兼盐城粥会会长、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副会长、郑成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少梅诗书画院顾问、中国北社副社长、全球汉诗总会理事、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诗词创作以来,倡导并践行格律诗词之大众化、口语化、通俗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
延平王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民族融合
董 峰
今年是延平王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在两岸关系处于低谷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纪念这场胜利,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史载: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后直取台湾。1662年2月6日(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即南明永历十五年),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签字投降。至此,郑成功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宝岛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将近一年的战争中,郑成功所部得到了台湾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各民族融合的强大力量。对如何发展今天之两岸关系,有广泛的借鉴作用。大家不妨根据我的摘录整理,来感知一下民族大融合对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的贡献。
郑成功出兵台湾之前,台湾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憎恨荷兰殖民者的野蛮侵略和剥削,他们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因此,台湾人民与荷兰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斗争过程中,台湾同胞不断向大陆人民寻求支持,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郑成功身上。郑成功顺应时势收复台湾,自然得到台湾人民的大力支持。[东阳说:关于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真实故事,你想知道吗?]
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见祖国的大军到达,争先恐后地“出来迎接他们,用货车和其他工具帮助他们登陆”。1661年4月4日,赤嵌城的水源被台湾人民切断。描难实叮见援兵无望,孤城难守,不得不挂白旗投降。这样,郑成功在登陆后第四天,就收复了赤嵌城。[胡杨.《历代战争全档案》.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09:第293页]
根据荷兰方面记载,郑成功的登陆行动得到中国居民中2.5万名壮士的帮助。南北路土社高山族群众闻讯接踵而至,表现了台湾人民热烈欢迎祖国军队收复台湾的爱国热情。正是由于台湾人民的大力支援,郑军不但顺利登陆,而且为分隔包围盘踞台湾的荷军创造了条件。[杨彦杰,2000,《荷据时代台湾史》,p.281-282。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郑军兵分两路,主力从禾寮港胜利登陆,准备从赤嵌城的侧后方发起进攻,郑军的到达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烈欢迎,他们争先恐后地帮助郑军登陆,并协助郑军鼗赤嵌城团团围住,从而切断了赤嵌城与台湾城的联系。[中华上下五千年:郑城功收复台湾]
郑城功在战争中为保障军需供给、最大限度地减轻台湾各族人民的负担,号召部下开垦无主荒田,分驻各地屯垦。自然得到了台湾各族人民在更高程度上的拥戴,为赢得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依靠台湾各族人民的支持,牢牢地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极大地推进了战争结束的速度。
郑成功鉴于台湾城城池坚固,强攻一时难以得手,为了减少伤亡,进一步做好准备,决定采既“围困俟其自降”的方针。他一方面派遣提督马信率兵扎营台湾街围困荷军,一方面把各镇兵力分驻各地屯垦。同时,郑成功还到高山族人民聚居的四大社(新港、目加溜湾.肖垅、麻豆,均在今台南县)进行巡视,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涉台大百科: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5月2日,郑成功把台湾分为一府二县,即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然后号召部下开垦无主荒田,之后又在金门、厦门迁入一万多人参与屯田,到六月底,郑成功派左先锋、援剿后镇、后冲镇、智武镇、英兵镇、虎卫右镇约一万二千人左右前往北路今台南、嘉义、彰化、新竹一代屯田;中冲镇、义武镇、左冲镇、前冲镇、游兵镇等约六千人前往南路今高雄一带屯田,两路屯田士兵携带耕牛一千多头,参与屯田的士兵也达到了近一万八千人。[施工员:郑成功收复台湾简述]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朱可编著.《我们需要了解的军事知识》.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3.03:第153页]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在民族大义面前,在维护祖国统一的进程中,应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应为了一己之私而仰人鼻息、挟洋自重,进而做出有损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蠢事、糟事,凡此种种,终将被历史所唾弃。其实,即使在今天的台湾岛内,许多有识之士仍然坚持九·二共识,积极为两岸的和平和谐鼓与呼。他们也始终未忘记历史的印记,在延平王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之际,台湾文化艺术届联合会理事主席、全球粥会总会长陆炳文先生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以传统诗词的形式吟唱以纪:“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六十周年:一梦飞过三百六,不知今夕是何年。茫茫海峡空盛泪,常在夜深望月圆。”我读后也是激情澎湃,率先奉和道:“步韵陆炳文先生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六十周年:卅个轮回烽火忆,守望彼岸一年年。涛声盈耳人何在,多少英雄梦未圆。”随后得到了众多有志于两岸和谐文化交流的有识之士的唱和,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之民族大融合是历史的必然,深入人心。
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与和谐文化交流,陆炳文先生又领衔成立了在台成立了延平王郑成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振聋发聩地通过宣传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来表达对和平愿景的期盼。此等壮举,实非常人所为,作为与陆炳文先生相识十多年的隔岸好友,我在由衷敬佩之余,又电传拙作一首以壮此行:“贺延平王郑成功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台湾收复建殊功,延续太平王者风。文化产生凝聚力,九州民族乐交融。”
在此之前,我对历史上延平王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功绩,只是象普通人一样,充满景仰之心,没有系统的、全面的认识。近几天来,因疫情宅家,搜索、研读了网络上众多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文献,从中遴选出本文中所列条款,进而得出结论: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既是祖国统一的大势所趋,更是中华民族各民族大融合的具体体现。这对改善两岸关系的现状和决定两岸关系未来走向,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同宗同祖,同根同源,既是两岸一家人,就应该两岸一家亲,任何时候,血都浓于水!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义不容辞地高举两岸和平和谐大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一己之力。
在纪念延平王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之际,谨撰此文,与大家分享、共勉。
请光临世华文学网:baliwx.co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