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文化网

首页

  • 散文小说
  • 诗词歌赋
  • 丹青翰墨
  • 各诗社刊
  • 巴文杂志
  • 诗人专栏
  • 作家专栏
  • 陈湃诗词
  • 会员注册|登陆 | 网站管理
  •   
  • 陈湃文章
  • 四海游踪
  • 自由论坛
  • 华人风采
  • 侨社风华
  • 史海钩沉
  • 微型博客
  •   
  • 新书上架
  • 商家广告
  • 巴文圈子
  • 会员空间
  • 给我留言
  •   
  •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华人风采

默默奉献的黄惠坤

作者: 情满巴黎 来源: 未知 时间: 2011-10-29 本文已影响: 人
默默奉献的黄惠坤
 
同住巴黎,却很多年没有见到黄惠坤老兄了,真是咫尺天涯!
今年七月初的一天,突然在“新世界中国城”酒店大厅中遇到他。当时他以“第九届国际象棋锦标赛”接待主任的身份,声如洪钟地招集他的十四名接待人员安排工作。他见到我,只用越语叫了一声“大哥请坐”又继续他的“训话”,似乎忙得不可开交。近日,乘他完成接待任务后,约他到餐厅叙旧。
我与黄惠坤认识始于十六年前的“法国广肇同乡会”(现改为广东会馆)创会阶段及同乡会成立后的三年。他给我的印象是爽直、实干,可以说是“言必信,行必果。”由于我们性格相似,因而相处甚欢。
在广肇会三年的“福利组主任”工作中,他出钱出力,为乡亲做了不少实事,使人难以忘怀。正因为他有如此的优点,不少的会请他加入。而他也敢于勇挑重担,所以他的名衔有一大串:
法国中华武术总会副会长;
法国龙狮总会副会长;
法国象棋总会第一副会长;
世界华人(法国)协会副理事长;
越棉寮协会副秘书长。
在这么多职位中,他不是空挂个虚衔,而是真的参与工作。像去年的武术总会举行武术比赛;今年的象棋会举办国际象棋锦标赛,他都付出不少精力。英国棋王黎池刚给他的题词“赞美巴黎象棋世锦赛义务工作者:默默奉献!”这是对他合乎实际的评价,他就是这样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黄惠坤不算富有,总的说来他还是属于工人阶层范畴。他之所以肯出钱出力为群服务,是有其如下思想指导:“为侨服务,使青年有个活动之地,使老人有个聚会之所”。
黄惠坤祖籍广东南海九江,他父母在日本入侵时,逃离到柬埔寨金边。黄惠坤生于1944年7月,出生后几个月,盟军就轰炸占领金边的日军。为了逃避战乱,他的家迁居到磅清扬省速亚名市,直到黄惠坤十五、六岁时,才又返回金边居住。在乡下居住的十几年中,使他失去了学习中文的机会。返回金边后,他在“广肇惠小学”读了两年书,就出来当机器学徒了。在当学徒的三年中,黄惠坤坚持晚上在“建华学校”补习中文。后来做了师傅后,他晚上还坚持在“启文夜学”读了两三年柬文。
1970年柬埔寨政变,黄惠坤只身逃到澳门,仍做机器师,为渔船修理机器,为粉面厂制作零件,生活还不错,可见有一技防身的好处。
    黄惠坤除了工作之外,还参加澳门归侨总会并被选为文娱组和福利组组长,专为一些需要帮助的侨胞服务,不但出力,还出钱。他曾为一位患了癌症的亲友梁大长(侯)先生土筹集到一笔医药费和安葬费,其善心可嘉!
    文娱组里一位女组员王素珍(爱明)患了心脏病,黄惠坤千方百计地付出爱心,鼓励她尽快求医。当时幸好得到一位在濠江中学执教的钱老师父亲帮助,以熟人之便,多次挂号求医于澳门工人医务所。可是有一天病情加重,不得不向归侨总会秘书长傅幼英先生帮助写一份介绍书送她到广州与上海治疗,很可惜当时没有医好病人!
1976年,法国开始接收印支难民,黄惠坤来法定居,并鼓励王素珍来法就医,她终于同意了。经过两年的治疗,她的心脏病终于彻底医好了!
好人有好报,黄惠坤的爱心感动了王素珍,她决定以身相许。于是黄惠坤于1977年与原籍潮州普宁的金边华侨女子王素珍结成终身伴侣,从此长期定居巴黎。
同年,黄惠坤入SIMCA汽车厂做工,半年后升一级技工,直至1984才停止准备自己创业。1986年他当老板,开了一家黄氏商店,专门出售缝衣机兼修缝衣机。1989年还与其兄合作,在巴黎第十区再开多一间商店。这是他商业的高峰期,还在郊区买了一间别墅。
可是好景不常,几年后制衣业逐渐走下坡,直接影响到他的缝衣机销售业。眼看前景渺茫,1998年,他只好结束营业。
现在,黄惠坤已退休,而且他的两女一男都已长大成材。大女儿在大学商科毕业后,现任职于一所国际贸易行;二儿在凡尔赛市做巴士司机;小女现在读大学。可以说黄惠坤安享晚年,已无后顾之忧,。
退休后的黄惠坤,已有更多的时间旅行和从事他的为侨社“默默奉献”的工作。
2008年,黄惠坤去柬埔寨金边市,协助和促成那里的朋友成立一个棋联总会。他希望这个棋联总会今后能成为世界象棋协会的一员。由于他作出了贡献,被棋联总会聘请为名誉顾问。
2010年3月,“柬埔寨棋联总会”发来请柬,邀他于4月1日至3日,赴柬埔寨金边为每一届“港森杯”高棉棋全车锦标赛副总裁判长。黄惠坤如约赴会,在完成工作后,得悉金边六支牌处的“培华学校”在建设新校舍,建到一半时,因经费短缺而停工。黄惠坤知道此事后,毫不犹豫地出钱捐半间学校,最终使此校舍顺利建成。他的义举,
2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上一篇:记“法国文华旅行社”陈超英老总 下一篇:撑起希望工程半边天的“汪孃孃”

相关阅读

  • 巴黎中华文学
  • QQ:369234489

最新排行

  • 祝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法成功
  • 巴黎铿锵玫瑰邱爱华 巴黎 陈湃
  • 黑玫瑰
  • 陈湃先生其人其事 作者:郑岚
  • 悼念海鸥大姐专刊
  • 與世界知名林文傑教授面對面
  • 法国嘉华集团营运总监黄进
  • 温文尔雅的陈培煇先生

站长特荐

  • 陈湃先生其人其事 作者:郑岚
  • 记法国陈氏兄弟公司董事长陈克威先生
  • 法国文华旅行社董事长李晓彤
  • 吴汉龙:从苦力到华丽大酒楼董事长
  • 郭凝:将《奥林匹克宣言》引入中国第一
  • 周建防:法国安赛尔旅行社的“参谋长”
  • 华彩女高音歌唱家陈梧玑
  • “法国文华旅行社”老总陈超英先生
  • 杜绵生:服务侨社 乒乓传情
  • 巴黎铿锵玫瑰邱爱华
  • 大洋岸边一粒沙——记法国嘉华集团董事
  • “笔自清芳,意亦浓醇” ——访法国名画
CopyRight © 2011-2024 世界华人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追梦人博客 | 追梦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