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门旁起宏图
——记法国陈氏兄弟公司董事长陈克威先生
2002年3月18日,是个寻常的日子,但对法国陈氏兄弟公司来说,却是一个生生发发,大喜大庆的日子。这天,是公司的总部及营运中心(位得利)商场开张的良辰吉日。这座耗资二亿法郎,占地三万平方米,融行政、批发、仑储、门市、餐厅和宿舍区为一体的宏伟壮丽,美奂美仑的综合型大厦,屹立在巴黎第 13 区近郊斯大林格勒大道旁。大厦正中配以一个红色拱门,有点像新凯旋门。这座庞然大物在法国华人企业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陈氏兄弟公司创业 25 年来,向人们展示其骄人的业绩;是该公司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大计的展现。可以预见,有了这座总部,陈氏兄弟公司今后的营业将会如虎添翼地迅猛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带繁荣,再创一个新华人区,这不会是太久的事。
笔者旅法二十余年来,目睹陈氏兄弟公司从小到大地不断发展,事业如日中天,从开始时年营业额三百万法郎,至今天年营业额达十亿法郎;公司面积从三百平方米,到今日三万平方米,是创业时营业额的一千倍,为旅法华人争了大光,心情分外激动,不期然拿起秃笔,简略地介绍该公司董事长陈克威先生的创业过程,希望其他华人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发,把自己的事业推向新高峰。
要了解陈克威先生的成功之道 ,就得先从其令尊翁陈仲卿老先生说起,因为他老人家的言行,对他的儿女影响极大。
囊萤映雪诗书劲 立业兴家昆仲和
陈仲卿老先生是广东潮州普宁县大长陇村人。他在乡间只读了二年私塾,十四岁就随人飘洋过海到泰国,在一家杂货铺里打工,幸好遇上一位精通汉学的老板。老板见他天资聪敏,勤学上进,便热心施教。他白天埋头工作,晚上挑灯夜读,诗文词赋,广读博览。这不仅给他打下坚实的中文基础,使他吸收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民族文化在他心中深深扎根,同时也使他成为一位出色的诗人和书法家。陈老爱国爱乡,经常提醒后辈“祖籍是潮州,故乡在中国。”
抗日战争爆发,陈老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在侨胞中为祖国抗战募捐。从那时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便成为他的座右铭。
陈老深知“一箭易折,众箭难断”的哲理。因此, 1931 年,他在泰国乌莱府首次创业时,就采用“昆仲和”为店名。他为陈氏兄弟公司撰联云:
陈氏兄弟同心,和衷共济;
公司员工合力,并驾齐驱。
可见“家和万事兴”是陈老先生家训的核心。而这个家训,今天已开花结果:他的四位公子:陈克威、陈克齐、陈克群、陈克光,秉承家训,团结一致地在巴黎、泰国和香港创业有成。老三陈克群在香港的公司还沿用“昆仲和”为宝号,可见陈老先生这个家训,已深入人心,永恒地启迪他的子孙,世代和衷共济,互助互爱,精诚团结。陈老先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他热心社会公益,对侨社间各侨团都乐于捐助,但不求名,不求利,不出任公职。由于他无私的奉献,被“法国潮州会馆”聘请为永远名誉会长;获普宁县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以资褒彰盛德。
陈老先生不求名的高贵品质,赢得社会人士的敬重,这种品质亦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的后人。
俗云:“善有善报”,陈老先生的乐善好施,已福泽儿孙,并使他获得高寿。 1993 年 8 月 1 日,他在巴黎寓所梦中安祥仙逝。陈老仙游,轰动侨社,四海悼辞如雪片飞来,许多名人都前往致祭,极尽哀荣,从中可以看出侨社各界对他的景仰。当时笔者参加了悼念行列并写了一首七律诗哀悼这位善长仁翁。诗曰:
侨团宿彦遽星沉,四海亲朋泪沾巾。
茹苦含辛开事业,囊萤映雪钻诗文。
箕裘克绍威新地,兰桂腾芳慰老心。
诀别他乡归故里,长留典范励华人。
助父持家宁弃学 经商设厂展鸿图
陈克威1934 年生于寮国。他小学阶段在寮国一所华侨学校度过。小学毕业后,进越南西贡“中法学校”深造。该校以学习法语为主,西哈努克国王亦曾于此校学习法语,颇负盛名。陈克威学习勤奋,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
1952 年,十七岁的陈克威再有一年就高中毕业了,但他决定停学。并非他不喜欢读书,只因他是长子,面对十个年纪尚幼的弟弟妹妹,他感到不能回避作为兄长的责任,不能不为父母分劳,为弟妹的前途开路。四弟陈克光后来曾感慨地说:“若无大哥、二哥的奉献,我和三哥是无法完成大学学业的。”
起初,陈克威开了一间杂货店,亲力亲为,老板是他,工人也是他。但经营了两年,并无太大发展,于是转行开木材厂。他经常深入密林,与工人一起伐木,十三年间,他几乎踏遍寮国中部森林。接着,他和友人开办拖鞋厂和味精厂,家业大兴。
印支浩劫家园散 法地经营业绩煌
可是好景不常,印支局势遽变,给他的事业带来莫大的冲击,逼使他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寮国第二故乡。整个大家庭兵分两路,读英语的迁居澳洲雪梨,学法语的移居法国。因为他的四弟陈克光在法国上大学,而陈克威是学习法语的,于是他决定赴法。 1975 年他顺利抵达这个美丽而陌生的国度,立志重新创业,重建家园。这时,比他小十七岁,在法国里昂攻读电机工程的四弟陈克光已毕业,给他“昆仲和”结合创业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
尽管 1975 年后,巴黎已有不少亚洲移民,但行业仍是狭窄,除制衣、杂货、餐饮等几项适合华人经营外,别无其他更广阔行的行业可供发展。陈氏昆仲权衡利弊,起初决定在巴黎 13 区开餐馆,因该店没有煤气设备,难于烹饪,只好作罢。
1976 年,他们决定创建“陈氏兄弟公司”,专营亚洲食品批发。他们在巴黎第12 区租了一间 30 平方米的办公室,安装了一部电话,公司在寂寂无闻声中开业了!
公司初创时最困难的是缺少资金,法国银行对亚洲新移民缺乏信心,不肯借钱。他们只好靠故国友人帮助,把公司一步一步地办起来。每当忆起往事,陈克威先生总是动情地说:“在创业最困难的时候,那些曾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挚友们,我们兄弟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天皇不负苦心人,在 1976 年的6个月内,公司的营业额达三百万法郎,1977 年全年的营业额上升至九百万法郎。
为了迎接业务发展,6个月后公司迁至巴黎第 11 区,扩大了门面。1977 年,他们又在比较理想的 13 区租到了一处面积五百平方米的办公室兼仓库。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陈氏兄弟公司感到单营批发有其局限性,不能掌握消费者的第一手材料,给进货带来一定的盲目性,要通过直接售货,才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因此,决定设立门市部。经过多方选择,终于在 13 区伊芙莉大街,将一间已倒闭的五金店兼仓库租下来,面积共有二千平方米。
1981 年 8 月 15 日,“陈氏百货商场”开幕了,这是第一家华人经营亚洲食品的超级市场。顾客川流不息,生意分外兴隆,使陈氏兄弟喜上眉梢。但他们深知,这只是初步的胜利,还要科学管理,谨慎经营,才能使事业更上一层楼。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 1988 年春,《新经济学家》和《发达》两家法国权威经济杂志的统计数字表明:陈氏兄弟公司 1987 年的总营业额已突破二亿七千万法郎,进入法国著名大商业企业行列,位居 152 位,是法国华人企业首家荣登“龙虎榜”,陈克威也随之跻身法国著名企业家之林。
在短短十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实为海外华人的骄傲,也受到法国友人的尊敬和赞赏。
喜讯不胫而走,贺电贺信不断飞来,报纸争相报导。陈克威在泰国的二弟陈克齐,在香港的三弟陈克群专程赶到巴黎道贺。陈克威特地在巴黎万圣公园内的法国高级餐馆,举行数百人的盛大晚宴,酬谢嘉宾。从这一年起,陈氏兄弟公司的营业额以30 %的年增长率扶摇直上。 1990 年的营业额从四亿六千万法郎增至六亿法郎,排名升至 122 位。2000 年营业额已达十亿法郎高峰。
1991 年,法中委员会正式吸收陈氏兄弟公司为会员。法中委员会成立于 1979 年,以促进法中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关系为宗旨,百余会员均为法国工商界的一流企业。陈氏兄弟公司加盟,使得法中委员会有了第一家华人企业会员。
机构运行依电脑 神州开放乐投资
陈氏兄弟公司的业务突飞猛进,是以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分不开的。从 1978 年起,公司已全面进入电脑化管理。从那时到现在,已为电脑软件和硬件作了多次的更新。
在实行电脑管理方面,通晓电子技术的陈克光功不可没。这也是陈氏兄弟团结奋进,各显才华的优势。大兄负责公司的整体筹划,四弟主管科学管理,两人配合无间,相得益彰。陈氏兄弟公司还高薪聘请多名高水平的电脑工程师,根据业务需要,自行制作电脑软件。这不仅是华人企业界的首创,在法国一般大企业中亦是鲜见的。现在集多方功能的总部开始启用,必将使插上电脑翅膀的陈氏兄弟公司,来个新飞跃。
祖国的改革开放,给陈氏兄弟公司带来无限商机,1994 年,陈氏公司成立“陈氏兄弟国际有限公司”在北京位于长安街的恒基中心设立了办事处,开始对中国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已有四个项目:
一、在北京开办“陈氏传媒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欧美电视、电影在中国的播映。受到中国广大观众的欢迎,已创造了很好的经济利益。
二、在唐山市建立“欧联豪门啤酒有限公司”。这是陈氏兄弟国际有限公司与法国达能集团共同投资生产经营啤酒的合资企业。产品畅销,并有很高的知名度,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三、“唐山太博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这是陈氏兄弟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生产高科技生物产品的合资企业,产品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前景无限。
四、北京“华运唐福来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这是陈氏兄弟国际有限公司在北京投资开发毗邻南四环路的四万平方米场地的合作公司。公司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受到广大客户的赞扬,并享有极高的信誉。
从以上资料显示,陈氏昆仲有独到的眼光。在陈克光的统筹经营下,四项工程都是赚钱的。
助社助群慈心善 爱乡爱国誉声隆
取于社会,回馈社会,热心公益事业,这是陈氏兄弟公司的一贯宗旨。这些年来,他们做的善事很多,这里仅列举笔者所知的数件:
一、连续四年赞助巴黎国际羽毛球公开赛,设立“风格杯”;为法国国际风筝博览会、巴黎——北京汽车接力赛提供赞助;为巴黎某校增加体育设施;为研究人员提供电脑;为一些公共场所置放清洁用具。
二、 1987 年,为“舢舨”活动募捐。在一个月内收集得一百万法郎。
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树立丰碑。经多方联络,取得法国政府同意,于 1988 年在里昂火车站附近的莫里塞·德尼斯街,竖立纪念碑,并为老华工曾广培争取到荣誉军团骑士勋章;1998 年 11 月,又争取到在巴黎 13 区公园内为华工竖立丰碑。当时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一活动,并写下了一首七律诗,以记其事。诗曰:
欧洲参战志难酬,异国魂羁八十秋。
萤火为灯销长夜,楸林作帐御寒流。
浮云东去空回首,法水西流断买舟。
幸得巴黎碑柱立,光辉事迹世长留。
四、1991 年,第六届国际潮团联谊会在巴黎举行。为把会议开好,陈氏兄弟公司慷慨赞助一百五十万法郎,并在巴黎最负盛名,拥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丽都夜总会设夜宴款待来自世界各地一千名代表,深获与会者和各界好评。
五、 1991 年夏,中国华东遭受特大洪灾,陈氏兄弟公司率先捐款三十万法郎。
六、 1993 年,陈氏兄弟应邀作为中国申办奥运代表正式成员,赴蒙地卡罗,为北京申办 2000 年奥运,立下汗马功劳。
七、法国“百华联谊会”筹建会址,陈氏兄弟公司捐出六十万法郎。
八、2000 年,陈氏兄弟公司设立优秀科学技术奖,奖励法中科技界杰出青年。
九、2001 年,陈氏兄弟公司成功地主办了庆祝中国辛巳蛇年彩妆大游行。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陈克威本着对自学成材的父亲的特别崇敬,因而爱屋及乌地对文艺界人士格外尊重与支持。陈克威与笔者非亲非故,一个是石崇,一个是范丹,平时交往亦不多,可是在八十年代末期,他与夫人及刚从澳洲学成归来的公子陈小龙,在一家豪华餐馆宴请一位刚到任的中国记者,竟也邀请笔者出席,闲话家常,真是受惊若宠。 1996 年,笔者获巴黎市府颂发一级文化奖章,日理万机,平时很少出席侨社活动的陈克威先生,竟然同陈顺源先生等出席观礼,并参加笔者的答谢宴会,这是绝无仅有的事。从这两件小事,可以反映出他对文人的尊重与支持。
“祖籍是潮州,故乡在中国”的话常记在陈克威的心中。只是由于事务缠身,多年来故乡之行未能实现。虽然 1984 年和 1988 年因业务关系曾两次匆匆到过广州和北京,但回家乡之行始终未能如愿。 1990 年元宵节,应中国国务院侨办的邀请,在访问了北京和广州后,他终于实现回乡祭祖的夙愿。在汕头,他高兴地见到了陈家的世交,原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庄世平先生和汕头大学名誉副校长蚁美厚先生。在家乡大长陇村,他见到父亲离家时的的房子还在,高墙大瓦,画栋雕梁。在会见过他从来未见过面的亲戚后,他来到陈家第十四宗祠,面对列祖灵位,他第一次跪拜,百感交集,思潮澎湃。他暗下决心:要做个无愧于陈家的子弟,要做个堂堂正正的炎黄子孙!此后他曾多次回国访问。
由于陈克威先生爱国情浓,对国家贡献良多,因而受到中央各级领导人的重视,给予他很高的礼遇。
1990 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他受到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的接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接见并宴请了他。
1994 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法,在法国国宾馆单独接见了他和陈克光先生。
1996 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访法,在法国国宾馆单独接见了他和夫人。
1997 年,中国人大委员长乔石,在中国驻法使馆接见他和夫人。
1997 年,陈氏兄弟公司总经理陈克光,应法国总统希拉克的邀请,作为代表团正式成员,随同希拉克总统访华。
1997 年,他和陈克光应邀前往香港,出席香港回归大典。
1998 年,中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访法,在法国国宾馆接见了他。
1999 年 10 月,陈氏家族四兄弟及夫人应邀,作为贵宾前往北京,出席国庆五十周年庆典。典礼结束后受到曾庆红部长接见;李岚清副总理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了他们。
此外,吴仪、尉健行、吴邦国、何振梁、陈慕华等也曾接见过陈克威伉俪或他和陈克光。
壮志盈胸堪接力 虚怀若谷乐修身
孔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陈克威亦遵循这句话而锤炼其接班人。
大儿子陈勤,中学毕业后,以一个普通员工的身份安排在市场青菜部,每天数次上货运菜,让他体现下层劳动者的苦辛。经过多年的观察、考验,才逐步把他提升为副总经理,进入最高领导层。二儿子陈小龙,自澳洲学成归来,亦安排在普通工作岗位工作,经过近十年的磨炼,才把他调到泰国,经营管理“泰寰宇米业有限公司”业务。
莫看这两位年轻人羽毛未丰,可是他们却壮志盈胸,具有独到的眼光,给公司的经营管理注入新的思维,和新的管理模式。
陈勤说:我们定下两大经营方针:(一)产品成本要求逐渐降低,有价格的优势,才能拥有对市场的主控权;(二)公司有弹性,要做到大企业具有小公司的弹性和运作速度,处事精简,组织健全,及时掌握市场的需求,才能走在潮流的前端。
米业是陈氏兄弟公司的优势项目之一,它开发的“香米头”行销全球。陈克威先生任命其次子陈小龙掌管这个重要部门,足见其决心与期待。而这条小龙,似乎确是人中之龙,他决心把公司事业推上新高峰。他说:父辈事业的发展,是基于家族联营的模式以及专业营销人员运营管理。而今后新公司不仅要基于这种家族联合经营的方式,而且要有营理模式,专业人才选用,生产制造,市场管理,成本核算等各方面,借助于现代高科技,使其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公司更具有系统性和计划条理性,更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有了这两位充满活力,不断求索的生力军,陈克威一定是老怀欣慰的。
没有见过和不了解陈克威的人,可能认为他富甲一方而是财大气粗,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人。错了,完全错了!刚好与此相反,他谦虚谨慎,对人恭谦,说话细声细气,语言洗炼,是一位虚怀若谷而慈祥厚道的长者。尽管他对公益事业出手不凡,一掷万金,但他的个人生活却是非常朴素,衣着极其平常。巴黎亚裔富人多数喜欢戴金劳(金劳力士),坐奔驰、宝马,他却戴精工(旧式精工自动钢壳表),坐大众(德国 VW 高尔夫小型旧车)。他的办公室设备非常简单,墙上只挂着“满招损,谦受益;骄害能,德润身”的条幅。这可能是他修身养性的座右铭,难怪能做到虚怀若谷了。
陈克光谈起他大哥陈克威时说:大哥是典型的中国家庭中的长兄形象,他为人严肃,事业心强,对工作要求极严,但做事公正。他对事业锲而不舍,又有必要的灵活性,具有很高的判断力。这些个性,奠定了他事业成功之路。
笔者认为,这些话是对陈克威最中肯而贴切的评价。
在此,笔者谨以芜诗一首敬呈陈克威董事长:
敢挑重担助楦椿,伐木穿林不计春。
昔日家园滋草莽,今朝事业耀星辰。
弟兄合作坚如铁,昆仲和衷敬若宾。
爱国爱群情似火,宏图接力有新军。
陈湃2002 年 3 月 18 日作于巴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