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尔雅的陈培煇先生
负笈西堤 深造双语
陈培煇是广东潮州人,生于印支寮国大户家庭,从他祖父起,就在寮国百细市从事土产业生意,家境富裕。因此,陈培煇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良好的家庭教育。1951年,陈培煇到越南堤岸学习,他读的是“中法学堂”。“中法学堂”是当时最著名的中法双语学府。“中法学堂”后来改为“博爱”。两年后,陈培煇转到西贡法文中学读书,直到1957年完成学业后才回寮国。
满怀壮志的陈培煇,凭着他懂得中、法、寮三国语言和文字,回寮国后从事商业活动,当然是一帆风顺,大有发展。然而,好景不长,1975年的印支战争,打破了越、柬、寮华人的美梦,也改变了陈培煇今后大半生的人生。
互相提携 和衷共济
为了逃避战火,陈培煇率领家人来法国定居。他的命运比同时期来法的印支难民好,不用经过千辛万苦“投奔怒海”地来法国,而是正式申请来法。
按理,会说法语的陈培煇抵巴黎后,比一般不会法语的印支难民优胜得多,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他也碰到“初到贵境,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的困境。当时法国失业率居高不下,要找一份工作维持家计,也难似上青天,只好于1977年在巴黎第五区开了一间泰式餐馆,不久又开了“万兴食品公司”,1980年在巴黎第13区又开了一间“寮泰餐馆”。他一而再地开餐馆并开食品公司的重要原因,是“寮国的亲戚陆续地到巴黎,给他们有个就业的机会”,陈培煇说。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当家作主的思想,陈培煇采取“和衷共济”的方法,也让他们有一定的股份,形成了一个松散的、类似家族式的企业。陈培煇这个“和衷共济”办法,行之有效,可以团结亲朋一起奋斗,故他的事业不断兴旺,一直稳步发展到今天。
万兴食品 远销欧洲
俗语有云:“不熟不做”。为何陈培煇敢开对他来说很陌生的“万兴食品公司”呢,笔者不解地问?陈培煇说:当时法国的亚洲食品不多,餐馆的配料与食品都要自己动手做,开食品公司,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餐馆的要求,同时也可批发给亚洲餐馆同业,是一举两得。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陈培煇头脑的精明,想得周到。果然,万兴食品公司一开,生意就逐渐进入佳境,越做越大,1991年还取得欧盟共同市场食品证书,这是华人第一家食品公司获得此殊荣,弥足珍贵。
走进陈培煇的办公室,使笔者面目一新,一下子就看见“万兴食品公司”辉煌的业绩:只见墙上挂着三幅大地图,一幅是大巴黎的,一幅是全法国的,一幅是欧洲国家的。在这三幅大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万兴货源的客路网小红旗,其客路网已从法国伸展到英、德、荷等11个欧盟国家,可见万兴食品销路之大。可以说,只要有亚洲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万兴食品。
万兴食品以东方传统的技术,用西方最先进的设备,为远离家乡亚裔族群家庭带来传统的家乡风味,也为亚裔餐馆带来东方佳肴的便利。万兴食品也进了欧洲人的餐桌,成为欧洲人美味的另一种选择。
随着时日的推进,公司扩展了,人员增多了,开支增加了,竞争加剧了。公司如何适应新形势得以持续发展?这是摆在陈培煇面前的大问题。他不失时机地采取增产节约措施,不惜成本地购买了德国、瑞士名厂的先进设备生产食品。只有更换新式设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采用现代化机器生产,才能更保证符合欧盟严格的卫生标准,使食者放心,售者安心;也只有采用现代化机器,才能大批生产,减低成本,做到微中取利。
促进华人 融入法国
为了华人更好地适应法国社会与法国人和谐共处,“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简称华进会),于1988年5月16日在巴黎成立,陈培煇被选为首任会长。华进会成立后,做了很多有益于华裔与法国的事:
1987年9月,法国出版《黄色黑手党在法国》(La Mafia Jaune en France)一书,此书对法国华人社会进行了歪曲和攻击,引起法国华侨、华人的义愤。华进会一成立,陈会长就与陈克光等团结大家,对该书的作者起诉,把他送上法庭,经过多次审讯,终于胜诉,法院判决作者在小说中负有诽谤不实的责任。法院责令作者会同书商全部收回并销毁该书,不准再行出售。这是华进会成立后打响的第一炮,为华人争取了荣誉。
在纪念一战胜利70周年时,华进会争取到在里昂车站附近竖立一战华人纪念牌,并争取到为两位健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吕虎臣和曾广培授予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1998年11月2日,华进会在陈氏兄弟公司支持下,向法国政府争取到在巴黎13区一个公园内竖立了一块一战华工战士纪念碑,使湮没了80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劳工战士的光辉事迹重现在中法人民眼前。陈培煇会长在致词时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来自中国的十四万劳工和战士历经磨难,其中大部分被分派在后方的兵工厂、军械和弹药仓库,参加筑路工程和港口搬运工作;有一部分被送往前线,主要是在英军防线,直接参加战斗,与盟军战友共患难。其阵亡和失踪的人数超过9000人。那些散布于法国和比利时的军人墓地里的墓碑即是明证。
战事结束后,中国劳工和战士陆续回国。其中有二千人留居法国。他们的史迹逐渐被时间淹没。将其昭诸后代乃是我们不容推卸的责任。今天,这一责任亦被法国官方所确认。
因此,值此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实现了中国劳工和战士心怀已久的愿望,即为在法国国士上洒下鲜血的同胞树立一座纪念碑。今天,在十三区中心即将揭幕的这座纪念碑将成为历史的见证和我们缅怀先人之所。”
当时笔者有参加揭幕仪式,并写了一首七律诗描述当时的盛况。诗曰:
欧洲参战志难酬,异国魂羁八十秋。
萤火为灯销永夜,楸林作帐御寒流。
浮云东去空回首,法水西腾断买舟。
幸得巴黎碑柱立,光辉事迹世长留。
2002年清明节期间,华进会和陈氏兄弟公司发动侨社多个团体,组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队伍,到法国北部一战华工墓园致祭,缅怀先人捍卫了世界和平,为中法铸下了鲜血的友谊。
“华进会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它的任务似乎已胜利完成,老的移民早已融入法国社会,新的难民现在已很少到巴黎,而且现在各个会馆都有自己的融入机构”陈培煇说。这个说法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但华进会成立至今做了很多促进中法友谊的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作为该会会长的陈培煇,其功绩日后必然载入史册!
知足常乐 安享晚年
陈培煇深信佛教,且对佛经有深入研究,在谈起佛经对净化人类灵魂时,他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信佛,但无求于佛,这是我的为人,”他如是说。“无求”两字,已体现了他的境界。
清人,纪晓岩的老师陈自崖曾自撰了一幅对联:“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温文雅尔的陈培煇内心似乎与此对联吻合。他说; “我空身从寮国避难来到法国,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做起,有今天的成绩,我已感到很满足。我很荣幸能够来到法国,有个好环境安居,我很知足了,我要感谢法国政府,感谢上天保佑,更感谢亲友的帮助!”
是的,一个人知足了,心中就会常乐。常乐就会无求,无求品格就高。陈培煇的温文雅尔,谦虚谨慎,与世无争的性格,就是由他“知足”的真知灼见锻炼出来的。
陈培煇育有一女两儿,都大学毕业并已成家立室。大女儿在德国成家,生意搞得很不错;大儿子本来的读化学的,现在帮手管理万兴食品公司;小儿在设计所工作。笔者估计陈培煇不久就会慢慢从第一线退下,实行全面退休,把担子交给青年人挑,他与老伴一起在家共享天伦之乐,截至2010年12月,他已有6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