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他是在2003年巴黎“法华文化交流促进会”新址开幕式上认识的。当时,身为副会长的他,温文儒雅,举止大方,正忙着把自己的新著《历史人物与青田》赠与来宾。此书二十七万余字,印刷精美,是《青田文化丛书》之一,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中宣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翟泰丰先生作序。著名作家、浙江省文联文艺研究所主任龙彼得先生在序言中高度评价该书“结构严谨,史料详实,人物生动,文采斐然,值得一读。” 更增加了它的份量!想不到作者竟然出自巴黎一位商海老总之手,他就是法国华人服装业总商会秘书长、法国浙江同乡会、法华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王圣光先生。他的学识和见解使我十分欣赏,在我认识众多的法国华侨华人中,不能不刮目相看,我们之间的友情便是从那时缔定。我不期从心中惊叹:巴黎确实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即是在中华文化方面也是人才济济。
王圣光父亲是个目不认丁的工人,母亲识字也不多,他是靠自学成才的。王圣光初中还未毕业,因为家庭贫困,16岁就去县农机厂当打铁工。然而,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故乡青田的历史文化研究颇有心得。经过几年的自学,他考到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文凭。当时他曾经写了一篇关于著名词人秦观在青田所作的名篇《千秋岁》词的毕业论文。适值1986年10月,秦观故乡江苏高邮举行“全国首届秦观学术研讨会”,会前他将论文寄去,大会随即邀请他参加。主持者看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工人,无不感到惊奇。会上,七十多位全国知名学者、教授与专家对他的论文一致给予好评,并破格收入《首届秦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复旦大学教授王润苏女士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读研究生,考她的门下。扬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秦观后裔秦子卿先生以《盼到莺花亭上客》为题,亲书七绝一首相赠。在应聘到青田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竟然完成了《历史人物与青田》、《石门洞太鹤山摩崖题刻录》、《青田文物志》等书稿和《哀时愤世独标高格---试论刘基诗歌的现实性》的论文,共约有70万余字,为发掘和整理当地历史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得了个“王古董”的雅号。2001年初,身在海外的王圣光听说家乡要编纂一套青田文化丛书,他不但将自己收藏多年的书稿《历史人物与青田》寄给丛书编委会挑择,立即引起编委会的重视和采用。他还捐助四万五千元人民币,以补《青田文化丛书》出版经费之不足。他这种尚文爱乡,积极奉献的精神,难能可贵。
1989年9月,王圣光到巴黎与妻子朱晓凤团聚。夫妻相敬如宾,齐心合力,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打工,开服装工场,到在世界时装之都巴黎建立自己的“皇家蓝时装批发公司”,打响了自己独特的品牌,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一般文人经商,由于商务繁忙,都把彩笔束之高阁,使人有“江郎才尽”之感。然而,王圣光身在商海,却有爱国忧民的一身正气,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用锋利的笔触,为华人代言,作侨界喉舌,写了不少针砭时弊,切中要害的好文章。
1998年11月19日,他在报上发表了《齐心合力制止犯罪现象—巴黎治安恶化应引起华人社会的重视》文章,针对巴黎华人经常遭一些不良分子偷窃打劫,搞得人心惶惶而写的。文章引起积极反响,经过华人社区与政府的积极合作,巴黎治安逐步得到改善。
2001年2月,针对华人服装业互相压价恶性竞争之风越演越烈,直接影响华人自身利益,作为时装批发商的他,以理性的分析,揭示利弊,在报上发表了《法国华人服装业之困惑与展望》文章,引起华人服装业的高度重视。法国华人服装业总商会还把此文印发给近300家华人批发公司,要求讨论,共同改进。2003年5月20日,巴黎11区政府为反对11区华人服装街单一市场而破天荒地举行罢工一天,区长萨斯带头发出了“区政府生气了”的吼声,并发动当地居民集会游行,声势浩大,向服装街华商施压。他受命于11区华人服装业总商会立即撰写了《只可疏 不可堵---对11区政府罢工事件的反思》,并译成法文,向法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媒体表达了11区服装街华商的心声。文章立意高,阐述华商遵纪守法,文明经商,为巴黎作为世界服装之都作出努力和贡献,分析利弊,呼吁11区政府应尊重经济规律,不能用粗暴的行政手段来干涉市场经济。该文笔锋犀利,有理有据,具有极大地说服力。该文同时还在《欧洲时报》上发表,在华人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了维护华商的合法权益,就11区政府在服装街收购店铺,禁止经营服装业一事,他还为总商会撰写了致巴黎市长《不能把会下蛋的鸡杀掉》的信,引起市长的重视,派专员与服装商会负责人、11区官员和SEMAEST政府收购公司代表在巴黎市政府举行多方对话,探讨问题,努力找出一个利国利民的双赢办法。
2001年8月,巴黎某歌剧院上演污辱中国人的荒诞剧《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一事,激起了华人社团乃至整个华人社会的愤慨与抗议。他联想起当今国内某些“艺术人”,为迎合一些国际大奖操纵者的政治偏见,不惜浓墨重彩地再现旧中国“家丑”去领功邀赏之事,他发表了《应多创作出令我们民族感奋的作品――有感于巴黎歌剧院演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一事》,发人深醒。他写的《法兰克福机场奇遇记》的散文,通过在机场与自费来欧洲各国旅游考察的几十位夏令营中学生巧遇,以聊天的形式反映了祖国正在奋起直追,东西方的差距正在缩小。情节跌宕起伏,对话幽默风趣,是篇立意高雅的好散文。《回乡偶书――侨乡青田风情掠影》散文,把日新月异的故乡风貌,介绍给海外读者,写得情景交融,读来亲切自然。
近几年来,他在《欧洲时报》、《欧洲联合报》、《华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巴黎中华文学》发表了几十篇文章,有的还被国内外一些网站、报刊转载,有的在法国华人报刊征文中获奖,影响深远。他的《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法国社会风情漫谈系列》,共九篇近万字,更是他的力作。这是2001年4月25日在浙江同乡会成立庆典时,他应前来参加庆典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主任何志平、王志光之约所写的。他以深邃的目光,理性的分析,向国内同胞介绍法国的政治社会风情和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与中国国情相比较,以期吸取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对正在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提出了许多十分可贵的建议。2009年,他得知巴黎中华文学向社会各界征文,要出版《珠玑文集》,他积极备文参选,《珠玑文集》选入他的文章有三十多篇。他的文章立意高雅,文笔老练,流光溢彩。称他为巴黎儒商,一点也不过分。
进入不惑之年的王圣光,已是三女一男的父亲。他对儿女的起名也要引经据典,细加啄磨,反复比较,还为这事特地写了一篇《给孩子们起个好名字》的风趣文章,真使人拍案叫绝!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长远目光――把希望寄托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身上。
年富力强,商海得志的王圣光,还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就是要将自己写过有关故乡历史文化和旅法生活的文章整理成集,自费出版,奉献给故乡。至于书名,他的态度很坦率:“我是青田人,就叫《青田集》吧!”
陈湃2011年3月修改定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