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文化网

首页

  • 散文小说
  • 诗词歌赋
  • 丹青翰墨
  • 各诗社刊
  • 巴文杂志
  • 诗人专栏
  • 作家专栏
  • 陈湃诗词
  • 会员注册|登陆 | 网站管理
  •   
  • 陈湃文章
  • 四海游踪
  • 自由论坛
  • 华人风采
  • 侨社风华
  • 史海钩沉
  • 微型博客
  •   
  • 新书上架
  • 商家广告
  • 巴文圈子
  • 会员空间
  • 给我留言
  •   
  •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作家专栏 > 殊筠专栏

秋天的断想(2)

作者: 殊筠 来源: 时间: 2012-11-19 本文已影响: 人

我用键盘敲击着文字,把母亲和故乡一同敲进今年的秋天。我坐在城市的高楼里,用真实的想象,举一双望穿秋水的眼,思念着关于秋天的一切,从麦地到羊肠小道,从山下到山上,从二里沟到村庄,我用脚步丈量着城市到乡村的距离,才懂得思念有多远。

中秋节快到了,我突然很想念母亲的月饼,想她切开的那块大大的团圆饼中的期盼,想她的唠叨,想她满头的白发与牵挂的语气,想一家六口人围坐在桌子前的情景,说着笑着赏着母亲的月饼与空中的月亮,“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啊,您可知道,出门在外的儿女们最怕的就是节日的到来,无法陪您,无法像小时候那样,为把一个苹果切的大小均匀而笑弯了腰。最小的那块,总是留给自己。您总是挑快坏的吃,而把最好的留给我们。我们四个在为争论先吃好的还是坏的时,您也总是笑笑,其实那时我们家的苹果没有吃不完的时候,中秋前几天用粮食换来的比拳头还小的苹果,往往到团圆的那天时,也都所剩无几了。原因是弟弟总是趁您不在时,悄悄地拿给我们吃。后来父亲转正后,单位分的水果吃不完,你就让我们分送给邻居与朋友,而您自己还是吃那些干巴的快要坏的。母亲呀,您的“痴心”不改!

每年的中秋节,母亲总是自制月饼,虽然没有城里人的月饼有那么多的花样,但母亲做的月饼别具风味,色香俱佳,每年母亲都要设法让人捎一些来,单位发的月饼发霉了也没人碰,而母亲做的月饼往往不够。最难忘的就是那时的中秋节了,满街满巷都是月饼的香味。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几个,用萝卜刻着月饼模,替母亲刷自制的颜料,帮父母用自制的火炉烤香喷喷的月饼,刚出炉的月饼香极了,咬上一口,甜到心底,美在心头。除了自家的月饼要烤外,村里也会有人来我家做月饼,这个时候,母亲总是先让给她们,往往是别人家的月饼都完成后,才轮上我家,一忙半夜。母亲从不报怨,只是累的腰更弯了,但脸上却是喜悦的神情。

一曲《秋天不回来》让我的思绪如天马行空一样,思念的情愫,已经深深地植根在我的脑海中,任凭我怎么坚决,却总是挥之不去。关于故土的记忆,关于母亲的点滴,还有夹在书页里的那片叶子上,记录着一个完整的童年故事。也许我应该像歌声里唱的那样,忍受着心碎的痛苦,从一片忧伤中坚强地走出来。是的,秋天去了就不会回来了, 唯有这寂寂的秋夜,满载着我心底的思念,为母亲送去祝愿,“想为你披件外衣,天凉要爱惜自己,没有人比我更疼你”。在这个思念的季节里,有着让我无法回避的痛楚,还有那无数被痴情染红的回忆。

 

2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上一篇:生日断想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 巴黎中华文学
  • QQ:369234489

最新排行

  • 秋天的断想
  • 生日断想
  •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 赠 友 人
  • 约定
  • 回乡偶书
  • 真象(上)
  • 真象(下)

站长特荐

  • 真象(下)
  • 秋天的断想
  • 没有距离是最简单的感谢
  • 回乡偶书
  • 生日断想
  • 雪地怀想
  • 忘却的记忆
  • 真象(上)
  •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 年
  • 赠 友 人
  • 约定
CopyRight © 2011-2024 世界华人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追梦人博客 | 追梦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