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文化网

首页

  • 散文小说
  • 诗词歌赋
  • 丹青翰墨
  • 各诗社刊
  • 巴文杂志
  • 诗人专栏
  • 作家专栏
  • 陈湃诗词
  • 会员注册|登陆 | 网站管理
  •   
  • 陈湃文章
  • 四海游踪
  • 自由论坛
  • 华人风采
  • 侨社风华
  • 史海钩沉
  • 微型博客
  •   
  • 新书上架
  • 商家广告
  • 巴文圈子
  • 会员空间
  • 给我留言
  •   
  •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海游踪

婺源行之——三雕尽现思溪村

作者: 秦彬銮 来源: 时间: 2013-04-14 本文已影响: 人
思溪延村是紧挨着的高低两个村,我们只去了思溪村 套装裙。这是一个屋宇集中,巷道窄曲的古村落,清代修建良多。婺源的三雕,特别是木雕 htc one s,在这里尽显其繁复和精致,令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据说思溪的建村人为俞姓,村子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本来叫泗溪,后因谐音俞(鱼)思溪水,遂改名为思溪,也体现了外出经商的思溪人怀念故乡之意 婴儿内衣。村前就有一条明澈的河溪围绕。
架在河上的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廊桥——通济桥。桥的构造比拟简练,但河中心的一个 船形桥墩上却竖着一根用于镇水的石质“如来佛柱”。柱身呈八边形 电热锅,每面都刻有佛像及佛号 仿真倒模。桥尾处修了一间“河神阁”,里面供奉着治水禹王。
过了桥便进入村庄。咱们首先来到的是振源堂,这是清代通奉大夫俞士英的祖居,据说原有一百扇门、三十六重天,但当初只有作为客馆的后宅还保存完全 g点棒,有着精巧的砖雕和 木雕。进得该宅,满目雕刻,雕的多是寄意吉利的花卉兽禽,和婺源人特殊爱好的明暗八仙等 后视镜。婺源人都盼望本人能有八仙之能,可各显神通,所以在他们的雕刻里总有明八仙或暗八仙(八仙手中的宝物)的图案。前厅后堂都有精细的楹联,惹人注视。厅堂两壁的青瓷楹联是“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读来文气洋溢、雅韵顿生。思溪民居的大门都是商字门。一如婺源人正厅内的陈设一样,思溪民居正厅的 摆设也十分一致,案 桌上一律都是左瓶右镜,旁边为座钟,谐音“安静”、“毕生”,代表婺源人对“终生安全祥静”的欲望。
清代乾隆年间在江南有一家很著名声的大茶号“兴泰里”。该茶号主人是俞氏三兄弟——俞树瑾、俞树瑛跟俞树玟。三兄弟相邻建了继志堂、承德堂和承志堂。这三幢古宅内的木雕非常优美。如其余古建造里雕刻的很多花鸟虫禽、琴棋字画外,继志堂正厅的月梁上还雕刻了活泼的“鲤鱼跳龙门”、“孔明得姜维”,左厢房护净上雕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婺源古民居的木雕中经常都刻有传说、故事,故事人物莫不栩栩如生。据说当年军机大臣、闽浙总督左宗棠清剿太平天国军时就曾驻扎在承德堂。左宗棠 被困思溪,军饷无着,是“兴泰里”家族卖了千亩良田予以赞助的。从此,左宗棠与“兴泰里”家族往来更加亲密。木雕最壮观而精巧处还数承志堂客馆的“百寿花厅”。这里八格门扇上刻着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加上大门上的一个 私处挑逗,厢房俩侧门上各有一个 瘦腿袜正品燃脂,据说凤凰卫视在这里拍节目时,航拍居然发明 大家电,全部宅基结构就是一个“寿”字,算起来就共有一百个“寿”字。所以叫“百寿花厅”。
要说思溪保留最为完好的古宅,那要算敬序堂了。该堂的创立人是清代“修撰佐侍郎”、贡生俞文杰。敬序堂由庭院、正厅、后堂、花厅、厨房及花厅组成,占地一亩多。大门有四个门当,砖雕十分精美 帽子 男。花厅的小拱门上也镶满了木雕。整个古宅雕花精致繁复 黑白连衣裙,雕刻内容十分丰盛,有戏剧人物造型,有花鸟山 水,有 琴棋书画,有八仙图案等。在小庭院的一面墙上还设了一个葫芦状的小龛,上书“敬惜字纸” 韩国。原来,这是宅主家人用以焚烧字纸的处所 薄开衫。古人以为文字是神圣的,所以写过的字纸要像敬神一样在专门的地方加以焚烧,以示敬佩 男裤修身。可见婺源人对文字的敬惜,对文明的尊敬 长袖t恤 女款。首部《聊斋》就是在这里开机拍摄的,尔后《青花》也在此拍了半个月。
思溪人不仅尊儒崇文,而且敬老爱老 花衬衫男短袖。百寿花厅是俞氏三兄弟敬献给母亲70大寿的贺礼,在村子里另外还有个徽商们专为族中白叟建的敬老院——花颐轩呢 牛仔外套男。“花”为花甲之岁 运动套装,“颐”为保养天年。花颐轩内的雕刻同样是极其精美。桌脚平面上有“村头送别”、“高中还乡”的图案,八把厚实的太师椅背上有代表“福禄寿禧”的花纹。宅内还有不少古物,片子《聊斋》拍摄时就从这里借用过不少古物作 道具呢。
村里的徽商们还热情公益事业。他们在村里专门修造了银库,将赚来的钱先寄存在银库里,除用于自己建造房屋外,还用于村里修桥铺路,赈灾修学堂等。这充足体现了徽商“为天下人生财,济天下苍生”的大方英气。
一个思溪,稀释了徽商们创业济世的历史 镂空靴子,留下了崇文重教的传统,为婺源的文化积淀增加了厚重的一笔。
2010、8、15
2

上一篇:三月登山行 下一篇:抚仙湖,愿你永远纤尘不染

相关阅读

  • 巴黎中华文学
  • QQ:369234489

最新排行

  • 陈湃“圣彼得堡游” 九、旅游总结篇(图
  • 六国游之八:友邀吃日餐 同窗庆中秋
  • 通讯稿
  • 《周庄游记》随笔 作者 应元
  • 金牛山那一泓水
  • 第32期巴黎文学暨五洲诗社诗词选
  • 巴黎文学暨五洲诗社诗词选之5
  • 人生四字经 王圣光

站长特荐

  • 通讯稿
  • 第32期巴黎文学暨五洲诗社诗词选
  • 六国游之三十七:越南将军仍有义 中国使
  • 《周庄游记》随笔 作者 应元
  • 陈湃六国游38:军博馆隐瞒历史 下龙湾中
  • 六国游60:从吉隆坡到马六甲 (图)
  • 国游之49:越战老战友再相逢(图)
  • 六国游50:华大同学情依旧 援越战友喜相
  • 六国游48:广州坐公车地铁不要钱
  • 六国游47:坐车游广州
  • 六国游46:从昆明到广州(图)
  • 陈湃六国游35:从南宁到凭祥
CopyRight © 2011-2024 世界华人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追梦人博客 | 追梦人系统